浅议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发生特点

时间:2022-09-10 04:18:32

浅议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发生特点

摘要:文章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针对不同特点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23-2

1 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1.1 玉米大斑病

1.1.1 发生的特点 主要危害到叶片,严重一点会波及到包叶和叶鞘。在田间发病初,开始出现于下部叶片,然后逐步向上蔓延。发病的早期呈现为水渍状的青灰色小斑点,之后沿着叶脉向两侧发展,形成边缘深褐色中央黄褐色的纺锤形或者梭形的大斑点。当温度为18-22℃时发病率增加,尤其是连阴雨天气或者以多雨多雾的天气。

1.1.2 防治的方法 ①为了减少菌量可轮作倒茬深翻;为了减少初侵染源,可彻底地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在发病初期,如果打掉下部的病叶,可有效减轻发病的程度;也可适期早播,能达到避病作用;加强田间肥水的管理,能够提高玉米抗病力。②防治大斑病最根本的途径是选用抗病品种植株。③可采用药剂防治。把百分之四十的克瘟散乳剂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若有必要,可间隔七小时左右再次喷洒一次药剂防治。

1.2 玉米的粗缩病

1.2.1 发生的特点 这是一种由蝽象的传播所导致的玉米病毒病,幼苗期受害达五至六叶时症状初现,表现为生长迟缓、病株矮化、大叶片的浓绿和浅绿相间,并且扭曲,心叶呈白绿色,不能够伸展完全,更甚者腐烂至死。分蘖簇生,节与节之间缩短粗肿,大多数的植株不能够抽穗结实,并且抽完雄后雄穗轴有明显的短缩现象,雄花发育不完全,玉米饱粒小,果穗小,有些甚至没有饱粒。 该病为玉米生产业中具有严重威胁性的病毒性病害,一有发生,如若防治不当或不及时,都会造成严重的减产后果。

1.2.2 防治的方法 一是适时早播。二是品种应选用耐病性能较强的。在玉米的安全播种期限之内,越早播种,苗龄越大,发病率也越轻;反之,病害极为严重。三是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且要彻底拔除带病植株。能够适时中耕,拔除玉米地边、田间的杂草,破坏了蝽象的生存环境,可以降低蝽象的繁衍。及时铲除病株,把它深埋。四是施药及时、防治科学。用百分之四十八的毒死乳油300mL/hm2加病毒必克450g/hm2,对水350kg在六月初在蝽象成虫出现时按常规喷雾,每间隔3h再喷一次。

1.3 玉米的青枯病

1.3.1 发生的特点 主要发生在灌浆的末期,该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和爆发性的病害,极其容易造成产量的严重损失。玉米一旦感染,就会突然萎蔫青枯,一整株叶子都呈现水烫状褪色干枯;苞叶枯死,果穗下垂;其基部由水浸状逐步变为浅褐色,手握时具有空心感,常常引起倒伏。

1.3.2 防治的方法 ①在栽培的措施上应该尽量注意排水。②选用抗病的品种。③用康正雷、金雷多米尔或者盖克一千倍液灌根。

1.4 玉米病的毒病

1.4.1 发生的特点 苗期褪绿条点状花叶自心叶的基部开始出现,然后没那么那扩展到全叶,叶肉上的组织褪绿呈黄,出现鲜明的黄绿夹杂条纹的症状。严重患病的植株会提前枯死或者不能够抽雄接穗。植株矮化是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病株玉米呈暗绿色,叶肉僵直粗厚,弯曲呈弓状。叶鞘、叶背面和苞叶的叶脉上有明显突起的短条纹,病株的高度这不到正常植株的一半,且不能够抽雄结穗。

1.4.2 防治的方法 ①选用抗病且耐病的品种。②用百分之五十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125kg/hm2喷雾,早期就把灰飞虱和蚜虫消灭在能够迁飞至玉米田之前。③重视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1.5 丝黑穗病

1.5.1 发生的特点 主要的危害阶段是玉米的开花和果穗,一旦患病整株玉米颗粒无收。

1.5.2 防治的方法 ①选用抗病的品种。②实行深耕、轮作。③早期铲除带病植株,把带病植株拿到地外深埋或者烧毁。④在苗期利用药剂可以提前预防病菌的入侵。

2 玉米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2.1 玉米螟

2.1.1 发生的特点 玉米螟会使玉米的水分及营养输导受阻,结实率严重受到影响,造成减收减产。

2.1.2 防治的方法 首先在越冬的寄主秸秆、根茬、穗轴等阶段应处理好,尤其要在春季越冬时虫子羽化前期处理完成。采用烧、沤、铡、药封切口等等方法,压低虫源的基数,这就有效地减轻了玉米螟的发生。

2.2 红蜘蛛

2.2.1 发生的特点 一般在抽穗之后,红蜘蛛就开始出现危害玉米,被害植株所产的玉米籽粒瘦小,严重造成减产。

2.2.2 防治的方法 ①消灭掉越冬的成虫。在早春和秋后时节灌水,有利于消灭大量越冬的红蜘蛛。②用40%的乐果乳剂和20%的三氯杀螨醇调和稀释1000-1500倍(1:1),效果更佳。达到药剂防治。③利用天敌。食螨蓟马、深点食螨瓢虫、草蛉等都是玉米红蜘蛛的天敌,利用这些可有效除掉红蜘蛛。

2.3 蚜虫

2.3.1 发生的特点 成虫专门选取嫩茎和叶背上吸取汁液,使得受害作物叶片卷缩,禾苗萎靡,导致死亡。老叶遭受迫害,提早干枯掉落,缩短了结果期,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2.3.2 防治的方法 ①利用天敌。蚜茧蜂为玉米蚜虫的主要天敌。②用百分之五十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125kg/hm2喷雾,可达到药剂防治。

2.4 地下害虫

2.4.1 发生的特点 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最为严重。经常咬噬玉米的根茎或根、幼苗,导致缺苗、死苗、断垄现象的出现。

2.4.2 防治的方法 ①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可清除地头、田边的杂草,消灭幼虫及虫卵。②用40%的甲基异硫磷1kg对水20kg拌种500kg,用以药剂防治。当田间发生危害时,也可用百分之五十的辛硫磷0.5kg对水稀释后与40kg麦麸调和制成毒饵,在傍晚的时候洒在玉米苗附近可起到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鸣,戴法超.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 张振林.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农家顾问,2007(4):

35.

[3] 吕国忠,陈捷.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植物保护,1997,23(4):20-21.

上一篇:试论长效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杨柳烂皮病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