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下如何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10 03:48:05

新目标下如何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一、创建英语高效课堂的意义

“创设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义务教育英语教学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倦怠,提不起兴趣,参与课堂极少,学习英语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负担。而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成为所有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我们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上课的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的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负增效”,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快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高效课堂的含义:从成本观念上看,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概括讲高效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三、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条件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2、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2)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3)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四、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1、分层教学,以人为本,谋减负新平台;

2、教师要重视对课标、教材的研读,注重备课的实效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删除无效劳动,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4、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6、关注学生情感,及时反馈矫正,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7、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8、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五、高效课堂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

高效课堂应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分组活动、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入手研究:

【学习目标】:它是整篇导学案的灵魂,其他环节均为它服务。它的设计应包含三层目标: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具体地说

1.)会听、说、读、写单词。

2)记住短语、句子。

3)能复述短篇,会仿写短篇。

4)会用交际语进行类型对话,与人交流沟通。

【学习过程】分为“预习指导与检测”、“课堂互动与实践运用”、“当堂检测及知识点评”三大必不可少的板块,这一步是教学设计实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关键。这一步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仅知道预习,还要知道预习什么,更要获得怎样预习”的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具体要求:

1、预习指导与检测习惯。使学生不仅知道预习,还要知道预习什么,更要获得“怎样预习的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本板块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列出预习指导,让学生根据预习指导去预习。预习指导的特点:①、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特点。②、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③、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要难度适当。只有好的预习指导和检测才能收到好的预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示”及课文内容设计合理的、形式多样的预习题。预习题起引路作用。学生可以围绕着设计好的预习导学环节来展开预习。预习设计部分的任务包括:a、使学生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要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了解每一个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法项目、重要句型及词汇等。b、预习新课的单词、短语,做到读音准确,词义明确,对四会词还要求拼写正确。c、找出课文、句型中的重点和难点,找出疑难点,初步了解要学习的内容,搜索相关的背景资料,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2、课堂互动与实践运用。在课堂导教学设计了安排“实践运用”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表演对话,此环节要求对话要真实,情景可信。

3、当堂检测及知识点评。 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十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分组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全面参与教学,在课堂中划分小组,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可以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有事可干,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 完整的一堂课应当包括三个部分―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合作展示;练习提高。课前预习:代课老师可以以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本提前预习,自查自纠。课中探究、合作展示,练习提高:在一节课的前10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课堂中段2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后段10分钟,要求学生练习,练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学习本节后,我们掌握的重难点、我的易错点、我需要提高的方面。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创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创建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学习先进经验,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上一篇:教师如何上好美术课 下一篇: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