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探析

时间:2022-09-10 03:06:58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探析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后生产失地农民且规模日趋扩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探讨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对策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据调查收集上来的数据统计,85%的失地农民正处于无业、待业的困境中,就业形势窘迫:在就业途径上,主要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单位直接招聘、中介机构、报刊广告、人才市场以及政府安置等渠道缺乏: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多在销售行业、餐饮行业、制造行业、建筑行业、运输行业、家政行业以及绿化环卫行业就业,从事繁重体力工作、初级工种和临时性工作。这些不稳定岗位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科技技术含量小等特性,且替代性强,随时面临失业风险:就业出路狭窄,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因失去了原本的资源和载体,虽获得大额土地补偿金但经商的资金回报率低下,不容乐观。

二、失地农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调控微弱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以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政府用行政指令来规划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解决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中,招工安置一度成为主要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招工安置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失去了原有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政企分开以及就业行为市场化使得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用工权,政府已经无法随意将失地农民安置到企业中去:另一方面,国有、集体企业效益不断下滑,工资低且有失业风险,招工对失地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少。

(二)就业形势严峻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环境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显然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目前,在城市就业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求职人员,如城市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相反的,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是有限的。总体来说失地农民就业艰难,前景堪忧,尤其是失地农民中的中老年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征地工作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盲目性

大多数政府征地是用于电站水库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这三个大的方面,规模庞大所占用的土地可想而知,由于现任官员的政绩考核需要,多数官员都希望规划的工程在自己的任期内竣工,以便提高自己的政绩,这也就决定了征地时间的紧迫性与征地的盲目性,往往有些在与农户还没达成一致就发生强拆强迁行为,由此引发的暴力对抗事件严重危害社会和谐。在就业转移工作中,一方面,通过政府努力就业的劳动力占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比例较少,由于失地农民的信息渠道不畅通,转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为完成转移任务,往往只重视单纯的就业率等指标,却忽略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失地农民的特长和兴趣来推荐就业岗位,而是见缝插针一样来转移失地农民就业,这使得有的失地农民上岗不久后由于适应不了那些职位要求而主动请求离开,引发再失业现象。更甚的是官员个人腐败,赚取巨额土地差价对补偿款层层截留,使失地农民真正获得的补偿少之又少。

(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滞后导致失地农民就业出路狭窄,只能向乡镇企业转移。但是乡镇企业由于种种先天不足。造成服务岗位短缺,直接导致失地农民仍然滞留在农业部门。而传统农业由于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种养结构变化的影响,消化、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正在削弱,并随着土地大量被征用,乡村企业不仅难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原有的企业也大批被迫关闭、搬迁,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流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但我国大多数城镇中本来人口基数就大,自身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人口”,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下,国有企业排放冗员的问题不可避免,产生了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和富余职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都使得城镇没有其他余地吸纳涌入的失地农民就业。

(三)现行制度残缺

第一、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目前,各地对失地农民普遍采取的是一次,『生货币安置的方式,即失地农民在一次性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后,自主择业,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问题。货币安置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农民心理上容易接受。但是一次性货币补偿金直接发到失地农民手中可能因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对解决就业反倒成为一个不利因素。

第二、培训制度的缺陷。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低下的问题,是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瓶颈之一。尽管政府部门以及非盈利机构指导技能培训机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但其方式单一,内容固定并不能发展成为一技之长。

第三、保障制度的缺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或者保障的筹资水平低,无法有效分散市场风险,使失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失去土地后根本不能像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一样享有社会最低保障,生活贫困大大削弱了求职能力和竞争力。

(四)自身就业能力不足

失地农民集中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的状况。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社会劳动力素质也越来越高,失地农民劳动素质偏低是就业瓶颈。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路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二元分化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除了从这个宏观国情出发外还必须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体系。

(一)从社会保障视角

1、从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长效机制来看,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最终的选择,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失地农民失地、身份转变等因素对他们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影响,遵循社会保障与市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资金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原则,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体现失地农民对社会保障的多层次需要。

2、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险费用筹集机制。政府应规范明确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专户储存,由专门机构管理。同时,按市场原则建立土地补偿机制,用于保险金的保值增值,支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从经济视角

1、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经济,广辟就业渠道。继续发挥征地单位招工安置的作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的劳动力。并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帮助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

2、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镇极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产业,鼓励失地农民从事经商开店等活动,并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对自主创业人员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在农村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建立特色新型产业,比如旅游业,生态绿化业,新型能源产业,传统手工业等同时制定优惠的经济政策招商引商,吸引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三,与周边地域建立信息互换交流机制,应组织开展劳务输出,缓解本地区的就业压力又为劳动力紧缺的地方推广充足的劳动力。

(三)从政府视角

1、加强宣传,改变失地农民就业理念,营造自主创业的氛围。使失地农民了解政策,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增强就业信心,转变择业观念,主动投入到就业创业队伍中去。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是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一定要花大力气建立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的实用技能,通过“菜单式”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培训,或者通过“订单式”向企业输送专门人员。

3、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就业体系。对失地农民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建档,录入微机系统,建立数据库,纳入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

4、完善有关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法律支持。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也要依法治农,用法律武器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严虹霞,张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2]唐启国,《关于城市发展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思考》,农村经营管理,2004(12)

[3]武术霞,《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J]《发展研究》,2007

[4]姚从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及社会福利政策趋向,贵州社会科,2008(9)

上一篇:对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论政府的危机公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