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SPN看江西体育电视的突围战

时间:2022-09-10 03:02:53

从CSPN看江西体育电视的突围战

江西电视台第六频道(以下简称“江西六套”)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CSPN,为江西的体育电视打开了一扇窗户。纵观国内各级专业体育频道,CCTV―5独霸天下。前央视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曾经说过,几年之后,地方体育电视除了北京、上海和广东台,其他的都难以生存。如此霸气、大实话般的谶言,反映了当今中国体育电视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那就是央视独大。CCTV―5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收视积累,凭借政策、规模和资金优势,其他地方体育电视传媒只能是苟延残喘。许多专业体育频道为了生存,纷纷改成娱乐休闲频道、文体娱乐频道等等,有的干脆关门大吉。截至2007年底,内地省级体育频道只剩下17个(其中含文体频道4个),比2003年缩减了29%,残酷的现实反映了中国体育电视中各省级台比较尴尬的境地,江西的体育电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体育资源匮乏,欲振无力。

由于地方体育频道的先天弱势,很难对央视体育频道构成威胁。央视体育频道长期对赛事资源的垄断使地方台只能获得一些央视体育频道放弃的节目资源,或从ESPN购买一些国际赛事的转播权。2000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权和转播权管理工作的通告》,规定“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在我国境内的电视转播权统一由中央台负责谈判和购买,其他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国内重大体育比赛,包括全运会、城运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转播,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召集各有关电视台进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方式及电视信号制作标准,并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和购买电视转播权,其他各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这样中央台就牢牢地扼住了体育电视发展的生命线。

另外,多年来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都在学习CCTV―5,过度依赖国际体育赛事,对本地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创造都远远不够。从本地资源角度看,山东、辽宁、江苏、湖北等省份是体育大省,中超、CBA都有,江西因为不是体育强省,本地的体育资源有限,因此,江西体育电视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二、面对电视泛娱乐化的挑战,收视情况不容乐观。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横扫中国电视市场,使得选秀节目大行其道,泛娱乐化的倾向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电视节目,给体育电视节目带来巨大的冲击,观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降。对于体育电视来说,这是一个一点也不娱乐的现实。除了像CCTV―5、SMG的体育频道,以及北京、广东这样久经市场考验的体育电视频道之外,一些弱小的体育频道,在收视率与经营收入几乎画等号的今天,失去一点收视率就意味着失去一点生存下去的能力。很多地方电视台的体育部门直接选择了转向,跟着娱乐化的风向一块娱乐去了。江西的体育电视除了受到各个卫星频道的重压之外,本地民生电视的火爆也是要直面的另一大挑战。如何打开局面,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江西体育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三、经营压力巨大,不堪重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的每一个毛孔中都渗透着金钱的气味,甚至连奥运会也不能幸免。体育电视的比拼就是金钱的比拼,动辄千万元的体育赛事版权是生命线,制作成本惊人的新闻节目是常规的存在,没有强大的运营能力,体育电视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存的可能,更谈不上发展。浙江台的体育健康频道迫于经济压力,一度在白天的时间大肆开办买药节目,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破坏了频道的整体品牌形象。同样的情况在各个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体育投入大、收益慢的特点,让很多体育频道举步维艰。江西六套刚成立不久,底子薄,基础差,如何突围,是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最关心的命题。

省级体育频道要走出窘境,必须突破单一频道的局限,走多合的路线。在被动防守、举步维艰的窘境之下,几家地方体育媒体终于达成共识,终于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开播了国内首个电视体育联播平台CSPN,走上了“联合引进、联合制作、联合播出”的道路。体系之内的松散联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按照市场规律建立起一种无地域限制的联播平台才能真正找到地方体育媒体生存发展的阵地和空间。

首先,资源共享,“中央厨房”烹饪专业体育饕餮盛宴。CSPN成立的革命性就在于真正实现了体育频道的专业化,如果把电视制作播出的整个过程比喻成一条大河的话,联播平台首先解决了这条大河的源头问题,它凭借实力首先在产业领域解决了节目的供源问题,由成员台的体育频道形成了联合的购买力。合作的目的是1+1≥2,CSPN平均每天直播赛事约三场,直播加录播共五六场,这一数量是联合之前的各体育频道节目数量的两倍。同时,与欧洲SPORTS5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获得欧洲国家足球队以及世界排名前20名的俱乐部的各项赛事的独家报道权,并且拿到了《欧洲豪门大看台》节目的独家资源。这是过去省级频道都难以办到的。

在中游的加工环节,革命性地推出了“中央厨房”的概念。在北京大兴的体育资源集散地的制作基地,统一联合制作节目,避免重复生产,充分体现专业化、集约化的制作能力。最后通过加盟体育频道的共同联合统一播出,一道又一道的体育饕餮盛宴出现在观众面前。江西的体育迷无疑在除了CCTV―5之外,又多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其次,分摊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如果没有电视剧,任何一个省级地方体育频道都没有足够的节目资源来支撑十多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的播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采制节目,还要保证播出质量,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对任何一个地方体育媒体来说都是天方夜谭。利用区域覆盖范围扩大的优势,CSPN在节目购买经营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现在江西六套的体育节目时长已经达到了全天16个小时。

CSPN的联合给各成员台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收视提升。据CSM的数据显示,与2007年相比,2008年1―2月CSPN联播覆盖省份全天平均收视率大幅攀升,其中湖北增幅达164%,江苏增幅为148%,各成员台所拥有的强大体育资源基础也逐渐被激活。特别是今年欧锦赛期间,CSPN作为中国第四家获得欧锦赛全部转播权的电视体育媒体,谱写了“08年欧锦赛”的收视华章。据CSM数据显示,欧锦赛期间CSPN整体收视猛增10倍以上,仅江西六套在欧锦赛期间的收视排名就比之前上升21位。

第三,豪华制作,内容为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联播平台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前后期设备,如14套移动非编系统的引进和使用,在后期全部采用新奥特SAN+NAS架构的非编制作网络,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整体制作和播出水平;由神创公司出资800万元聘请国内实力最强的演播室制作团队――中视公司,全新打造的600平方米大型现代化演播室,更是创造了若干项国内之最;在频道的整体包装上也是由世界顶级的电视包装公司REDBEE公司操刀完成的。

硬件设施的豪华是为内容服务的,“新闻为龙头,赛事为支撑,自办栏目为亮点”是联播平台在节目设置上的基本原则。每天4档体育新闻风格各异,相得益彰,在全国观众心目当中,树立了CSPN体育报道的全新形象。CSPN还屡出奇招,剑走偏锋,在今年欧锦赛期间力邀黄健翔加盟。在《东南快报》联合腾讯体育推出的问卷调查:“黄健翔+李承鹏VS央视名嘴,你看哪个?”截至6月8日晚10点,调查的结果是67.94%支持CSPN。

目前CSPN已经达到了三亿以上的观众收视群,联播平台在挖掘自身独家卖点的同时,进一步整合传播,扩大CSPN的品牌影响力。平台已经与搜狐等多家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宣传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江西的体育电视在借CSPN强势东风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参与到平台的制作和播出当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江西的体育电视在CSPN当中具备核心的竞争力。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当这场体育盛宴落下帷幕的时候,是曲终人散,还是留下了回味的悠长?中国的体育电视会有怎样的后奥运格局?当然,因为奥运会中国体育电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制作设备、人员成长、播出平台的扩张上,很多电视机构都成了收益者。以CCTV,京、沪、粤和CSPN以及付费电视为四大播出平台的格局将会逐渐稳定。但是中国体育电视的后奥运时代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节目运作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职业体育还在“卧薪尝胆”,国外体育资源的迅猛扩张迫使中国的体育电视要联合起来要打响“家园保卫战”,CSPN亮相中国的奥运报道本身就是对中国体育的贡献,中国的体育市场需要更多有实力的媒体参与竞争。

(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

上一篇:“提速”更要“提质” 下一篇:经济新闻民生化 民生新闻经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