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引导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时间:2022-09-10 01:06:21

《指南》引导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摘要:由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其目标要求是: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本文结合幼儿早期阅读及其价值、幼儿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方法几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学。

关键词:指南;幼儿阅读;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72-02

1.什么是幼儿早期阅读

《指南》中明确指出,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是阅读。具体来讲,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兴趣,养成习惯,获取经验,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美。

2.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

幼儿早期阅读,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不仅仅是要幼儿学会一批字,能直接去看文字写文字,而是要让幼儿了解一些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2.1 培养阅读的兴趣。热爱阅读使幼儿受益终身。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而是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幼儿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当你念书给孩子听,你便带给她无限的人生可能性。

2.2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是与读书量密切相关的,0-6岁属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优质阅读极为重要。早期阅读为幼儿创设的是书面语言学习的环境,借助幼儿文学作品里形象、生动的语言,促进幼儿学习书面语言,从而获得较高的阅读水平。例如我们常常带领幼儿朗诵"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等等,这些优美形象的语言,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语言魅力。在幼儿园里,笔者经常听到孩子们聚在一起,用作品中的语言描述他看到的听到的那些故事,这说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2.3 为良好的学习品质打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其语言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强,这为将来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减少因为上课听不懂或者不理解题意而造成的学习障碍,是幼儿将来全面学习书面语言所必须的基本学习策略的准备。

2.4 发展想象力,培养良好情操。阅读活动中,我们会启发幼儿想象,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创编故事等等,并带领幼儿随着作品情节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如:在文学作品《不开心的小树》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理解了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对待事物的两种态度,知道开心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和快乐,经常不开心的人缺少朋友。在故事表演中,孩子们会在开心小树时高兴愉快,而在表演不开心小树时伤心难过,充分感知体验到快乐的情绪不仅给自己而且也给别人带来愉悦。

3.幼儿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

《指南》中建议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3.1 选择幼儿绘本图书。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幼儿阅读一些优美的、充满童趣的、富于哲理的、益智启智的幼儿绘本图书,它不仅是文字的艺术,视觉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讲究趣味性,也具有教学性,还具有思想传递性,体现一种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毫不夸张的说,绘本图书是幼儿精神成长的营养大餐。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亲爱的小鱼》、《大卫不可以》等。

3.2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小班幼儿要以情感、认知教育为主;大班读物的科幻、想象成分就相应多些。小班幼儿喜欢故事情节单一,有一定重复内容的书籍;大班的故事情节要较为复杂,能使幼儿产生种种思考,作出推测,提出质疑等。小班的文字要句型短小,语意清楚,避免一句话中出现多个意思;大班的句型就可以适当加长,在一个句子中可以出现转折、递进等不同的语法表现形式,丰富幼儿对书面语言的阅读经验,培养其对语法的敏感性。如《桃树下的小白兔》、《过河》等。

3.3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阅读材料。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实例为阅读材料,既可以反映幼儿的生活,也可以反映幼儿园和社会的生活,帮助幼儿产生阅读兴趣,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儿童诗欣赏《我被亲了好几下》,就结合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电视、遥控器、冰激凌、蛋糕等,感知理解"亲"代表的是爱和关怀,让幼儿从生活的角度去阅读、去感悟,就一定能使他们想阅读、乐阅读,把阅读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4.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4.1 《指南》中指出: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是首要之一。我们可以选择室内安静的场地设置阅读区,摆放幼儿喜爱的图书,准备一些舒适的地垫和靠垫,供幼儿随时可以单独或者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还可以在室内孩子经常触摸到的地方贴上相应的文字或短句,还可以开设小小新闻站、我是小小主持人、故事大王的家等区域,保证幼儿自由阅读。

4.2 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当成人坐下来把孩子搂在怀里,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时,是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也是父母、老师和孩子最温馨的时候。

4.3 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过程游戏化。如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大卫想干什么"、"大卫在干什么"、"大卫的嘴巴里有什么","妈妈会对他说什么呢?"等等,引导幼儿关注图书,让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这是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这样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了看书的趣味。

5.幼儿早期阅读的教学建议

5.1 建立经验、理解内容。成人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边讲边提问,和幼儿一起讨论其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对话、心理反应,建立画面和故事内容的联系,丰富幼儿词汇、激发想象、萌感、拓宽视野,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5.2 自主阅读、讨论发现。鼓励幼儿自由地翻阅讲述,或听录音翻阅,并和他人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

5.3 讲述故事、延伸想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编故事和续编故事。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插图,制成图画书,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家长和教师应从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入手、教幼儿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教育部。

作者简介:

周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汉魏六朝碑刻所涉人物的名字训诂 下一篇:探讨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