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时间:2022-09-10 12:28:32

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批工程正在施工。而在这些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最为常见,也因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艺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本文就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讨论,主要涉及当前施工技术中的部分问题和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使用比例的不断增大,人们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都关系着整个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严格把关,使工程达到相关标准。下面介绍当前施工技术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1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要求

1.1 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基本构架,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在整个项目工程中,受到不同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首先,钢筋和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两大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是主要的抗拉构件,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结构的设计要求选用钢筋等级,坚决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钢筋、焊条的选用也一定要符合要求。混凝土主要承受的是抗压作用,其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沙子或碎石以及一些外加剂,以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在这些材料的选择与配比上一定要严格把关,尤其是在水泥的选用上,水泥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构件对水泥的要求不同。

其次,是对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钢筋混凝土构件一般都为承重构件,其受力一定要合理,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人员不但要布局合理而且要结构稳定坚固。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模板的支拆,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好,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混凝土的配料、搅拌、浇筑、养护控制不好,会导致构件出现裂缝甚至断裂等。

最后,钢筋混凝土工程对外部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气温、雨雪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混凝土的浇筑、养护过程中影响作用很大,因此,在项目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的控制,并实施好对工程的监管作用。

1.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恰当的建筑材料与结构形式进行荷载的合理传递,其结构承载能力包括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分为现浇构件和预制构件,现浇构件首先要根据图纸的要求确定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的等级,在对钢筋进行放置、固定的时候要注意钢筋接头的处理,对于接头的长度、位置,不同的构件都有不同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绑扎或焊接钢筋接头,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钢筋进行校验检查,确定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对施工细节的不合理处理,就可能给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隐患,因此,工程建设必须予以施工细节相当的重视。下面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序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2.1 梁、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

该厚度本来是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可是一些施工人员却理解为箍筋外侧或者拉筋外侧到模板的距离。钢筋保护层既可以发挥混凝土握裹钢筋,然后令两者可以共同工作的作用,还能防止钢筋被氧化锈蚀。对该厚度的误解,而造成的保护层太厚或者过薄的结果,都不能有效的发挥钢筋保护层的两个作用。

2.2 矩形柱、异型框架柱纵筋的搭接问题

为了降低成本或者贪图便宜,有些施工单位把应优先选择机械连接或对接焊方式进行连接的矩形柱、异型框架柱纵筋采用搭接方式,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得柱在纵筋连接部位的距离过小,并且,这一问题随着柱截面的减小显得尤为突出。

2.3 梁、柱等构件中的箍筋、拉筋问题

通过调查,相关人员发现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不是由于梁、柱中箍筋的破坏,而是在弯钩搭接部位被拉开而引起的该物件在此处的解体进而使得构件的承受能力尚未发挥就遭破坏造成的。此外,有些施工人员因为材料购置困难,擅自改变了钢材的级别,使得最后一道工序完成的相当困难。

2.4 模板安装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安装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模板缺失或者模板之间的缝隙过大,使得模板支撑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系统垮塌;第二,模板底层未夯实,浇筑时模板弯曲变形使得拱起高度超标;第三,模板胎膜质量不合格;第四,模板轴线或者主柱位置偏差过大;第五,模板的垫板设计不合理,不符合要求。

2.5 混凝土质量问题

造成混凝土质量差的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水、土、砂石的配合比例计量错误,部分砂石的级别配合不好;第二,搅拌时用力不均,使得搅拌不均匀;第三,模板拆除太早、太猛或者次序错乱;第四,使用的脱模剂不匀或者漏刷等。

3 保证工程质量的建议

上面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描述,根据上述信息以及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措施,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视情况而定

第一,对于C25混凝土梁的一类环境,它的主筋保护层厚度应为25mm,而且应把箍筋包括在内,若实际的箍筋保护层厚17mm,箍筋为8,保护层的厚度应该大于15mm。第二,若箍筋大于10或者有外拉筋时,主筋保护层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地将原构件增大,同时保护层厚度也应增大。第三,若建筑物要求比较高的防火等级时,可与设计方协商后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第四,如果构件的截面面积比较大,可通过减小梁、柱之间的距离来增大保护层厚度。施工人员可以在保证安全和设计许可的条件下灵活运用。

3.2 按规范对柱、架进行搭接

按照规范对矩形柱、异型框架柱纵筋进行搭接时,施工人员应该在下部柱筋连接的部位向末端适当延伸,并向外弯折,使得上部柱纵筋通过弯折的部分与下部柱的纵筋轴线对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当在弯折的部分增加构造焊。

3.3 正确制作梁、柱等构件中的箍筋、拉筋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构件的箍筋弯钩135度,而且它的直段应该深入核心区域适当距离。因为箍筋、拉筋不仅可以承受斜面产生的力度,还可以固定和减少梁、柱与受压区纵筋的自由长度,所以复合箍中拉筋的弯钩一定要同时钩住柱筋、箍筋。

3.4 加强模板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木模板湿度;模板要紧密排列,尽量不要在中间留有缝隙;另外,一定要夯实底层模板,打好基础;选用支撑结构和平整度好的模板,剔除不合格模板;还有,模板的轴线和主柱位置要符合要求等。

3.5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严格计算砂石级的配合比例,搅拌均匀充分,还要保证有充足的振捣时间; 另外,模板的拆除不能过早也不能过猛,保证拆除次序以免出现缺棱掉角的情况;脱模剂一定要均匀,粉刷也要匀称等。

4 总结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直接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度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单位在施工前最好对施工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了解和分析,并且拟定一套详备的施工方案,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使每一道工序都能严格地按照规划完成。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各工序及成品质量的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鄢常胜.关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2014(1).

[2]刘铁峰.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3]姚红日.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3(9).

上一篇:浅析钢结构屋架整体顶升工程技术 下一篇:倾斜建筑物纠偏加固处理技术实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