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分析

时间:2022-09-09 10:38:52

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比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镜组, 每组42例。经皮肾镜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 输尿管镜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皮肾镜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009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泌尿系结石已成为我国居民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并且有由中老年患者逐渐向青少年人群发展的趋势[1]。通过近年的临床研究, 对于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类型的泌尿结石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其中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难度较大, 通常保守药物治疗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理想, 一般选择腔镜下碎石、取石治疗[2]。经皮肾镜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常用的治疗方法, 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损伤少、恢复快的优势。通过本研究, 探讨对比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及输尿管镜确诊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经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镜组, 每组42例, 其中经皮肾镜组男28例, 女14例, 年龄33~59岁, 平均年龄(47.3±4.5)岁, 输尿管结石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1.1±1.5)年, 输尿管镜组男29例, 女13例, 年龄32~57岁, 平均年龄(46.9±4.3)岁, 输尿管结石病程2个月~7年, 平均病程(1.5±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实验方法 经皮肾镜组患者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 腰硬麻下经超声定位于经腋后线第11肋间穿刺肾中盏, 放置筋膜扩张器, 予气压弹道碎石, 术后常规置肾造瘘管;输尿管镜组患者经尿道置入输尿管硬镜于患侧输尿管嵌顿结石部位, 对于直径较小的结石可直接钳出, 较大结石采用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 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同规格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

1. 3 观察指标 结石清除率评价标准:结石最长径≤0.3 cm视为结石清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皮肾镜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已经比较成熟, 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及结石类型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微创腔镜碎石取石与切开取石等, 其中微创腔镜碎石取石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3]。由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病情较为复杂, 常规药物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无法清除干净。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或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临床上二者的手术指征及治疗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经皮肾镜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较少的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 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 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结石类型。通常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积较大, 边缘尖锐且形状不规则, 结石嵌顿在输尿管管壁上导致结石嵌顿处与管壁发生严重粘连, 并且嵌顿停留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局部管壁水肿、局部息肉增生及并发慢性炎症[4]。而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法解决结石与管壁粘连的问题[5], 虽然可以将结石粉碎但仍有大部分结石残留嵌顿难以完全排除, 易引起尿路感染等疾病。而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输尿管解剖上常表现为严重扭曲并伴有局部狭窄, 因此在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时较为困难, 术野受管壁严重限制导致视野清晰度降低, 影响术者的手术操作, 延长手术时间, 同时采用大量液体冲洗可能造成结石移位, 影响肾功能及结石的排出[6]。经皮肾镜取石术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精确穿刺进入肾盏, 能够有效避开血管及曲折的输尿管, 准确定位结石嵌顿部位并予以碎石、取石, 结石清除率较高且治疗效果理想[7]。

综上所述,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和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并且住院时间更短, 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章群, 邓耀良, 董诚.泌尿系结石.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1.

[2] 孙颖浩, 王林辉, 钱松溪.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附150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0(4): 222-224.

[3] Hong YK, Park D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options and effects of complex upper ureteral stones. Chin J Endourology, 2012, 6(4): 270-274.

[4] 周建华, 陈楚义, 郑锦标, 等.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术式选择与疗效比较.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2, 6(4):270-274.

[5] Aboumarzouk OM, Kata SG, Keeley FX, et 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 versus ureteroscopic management for ureteric calculi.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5):CD006029.

[6] Basiri A, Simforoosh N, Ziaee A, et al. Retrograde, antegrade, and laparoscopic approach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proximal ureteral stone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Endourol, 2008, 22(12):2677-2680.

[7] 曾国华, 李逊, 吴开俊, 等.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 24(10):671-672.

[收稿日期:2014-12-12]

上一篇: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 下一篇:对比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