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大作用

时间:2022-09-09 09:47:59

让小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大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01-01

“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等具体情况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安排数学游戏,并进行灵活运用,往往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活跃气氛,拉进距离

许多小学生讨厌数学课,认为数学课是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而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距离学生很远很远。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游戏,可以使看似死板的数学课堂生机盎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尤其在公开课上,利用数学游戏可以缩短因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和学生彼此都不认识,于是这位老师在课前谈话环节安排学生自我介绍并向老师提问,当学生问及老师的姓名时,老师告诉学生姓名并反问学生:“你知道老师名字中的俊是什么偏旁的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是单人旁的,因为老师长得很帅!”,也有学生说:“是马字旁的,可能老师的爸爸希望老师长大后当一名运动员”……教室里顿时笑声一片。无疑,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典开场白。

二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应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游戏导入能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是启动认知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小学潜能生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而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游戏导入能有效地集中潜能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游戏导入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展顺利,课堂效率相对提高。

三手脑结合,发展思维

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操作和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操作可探索规律,也可引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

四鼓励竞赛,开发潜能

“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争强好胜”也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是争强好胜。因而可在课堂练习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数学竞赛,把学和练融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竞争、提高。教学中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夺红旗”等方式进行比赛练习,通过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等,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的意识,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很多的游戏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努力去想象,从而也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挥。

六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在巩固练习环节,游戏的练习形式能避免读写练习形式的枯燥感,较好改变了潜能生注意力涣散的状况,让他们觉得练习新奇又好玩,饱满的学习热情贯穿练习始终。如“一、二、三、四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中,可让学生在配有音乐的儿歌《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这种既轻松又愉快的情境中巩固知识。

七游戏总结,学得扎实

用游戏的形式来总结知识,效果也不错。

比如在《11-22各数的认识》一课的结束部分,可以用一个拍手游戏来总结全课。先由教师和一名学生一起玩拍手游戏,一边拍手,一边说:一个十,一个一,合起来,是十一;一个十,二个一,合起来,是十二;……二个十,合起来,是二十。再由学生互相合作玩拍手游戏。潜能生在这个游戏中的表现是自觉的、认真的。在拍手的过程中,对本课的重点知识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了归纳梳理,特别是潜能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观参与,学得比较扎实。

当然,“游戏”只是调味品,并不能当成主菜, 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等具体情况巧妙安排,灵活运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时机和游戏时间的长短,对于数学游戏的设置,要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幼儿的乐趣和兴趣。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去帮助调动这些孩子们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没能抓住这些孩子的乐趣和兴趣,活动后就要考虑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另外,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要体现出学科性要有适度性,既贴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使课堂变成放任自由的“玩耍课”。

总之,运用游戏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新体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捷径。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数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