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队院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时间:2022-09-09 09:01:32

对军队院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摘 要】军队院校图书馆是院校文献信息中心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院校现代化教学中具有重要支柱作用。只有积极适应形势,加强对策研究,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军队发展的特点规律,才能不断促进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发展,为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军队院校 图书馆 改革 发展

1.军队院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1.1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带动信息化条件发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军事斗争准备日益严峻,信息化建设任务十分迫切。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软件环境条件与硬件环境条件、大型图书馆与小型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等关系。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图书馆整体发展规律,勇于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军队院校图书馆的迫切要求。

1.2适应军事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军队院校担负着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任务,图书馆作为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必须适应军事教育信息化要求,认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规律,以创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创建信息化资源体系;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集成,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满足读者对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真正发挥图书馆在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1.3适应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迫切需要

随着军队院校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型和“基础课教学集中、专业课教学分流”的转变,课程设置跨学科、多层次,学员读者类型多、变化快,对图书馆资源体系、信息平台、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情况。这一系列问题,要求图书馆必须主动适应培训对象、任务、性质的变化,服从军队院校的教学基本规律,创新信息资源建设思路、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确保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适应院校教育转型的需要。

1.4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的迫切需要

信息资源是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基础。部队战备建设和军事训练需要信息资源作保障;院校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需要信息资源作支撑;官兵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需要信息资源作保证。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汇集了大量优秀学术科研成果、专著、军事期刊、学位论文、教材等特色信息资源,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途径和平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推动联合保障、拓展服务范围、创新保障机制,努力建成“全军院校一个馆”,满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军事人才培养对信息资源的广泛需求。

2.军队院校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观念滞后,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军队院校图书馆在某些方面思想观念滞后,制约“全军院校一个馆”的目标实现。一是传统保守思想,“大而全”的资源建设观念仍然存在,全局意识、共建意识不高。二是传统“馆藏”的概念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存在以单个馆的“馆藏”论实力的观念,不能有效地发挥馆际之间的共享。三是创新服务意识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院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难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2.2信息资源重复建设,联合保障发挥不力

信息资源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军队院校图书馆仍然存在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一是由于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平台处于建设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二是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增多,信息甄别难度增大,给军队院校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带来更多困难。三是社会上的公共信息资源供应商的利益驱使,人为设置不少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障碍,直接造成全军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2.3文职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近五年来,军队院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文职干部为主体,职工、临时工作人员为辅,转变为以文职干部为骨干,文职人员为主体,临时工作人员为补充的队伍结构。文职人员的加入改变了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学历结构,提升了图书馆整体工作人员素质。但是,由于文职人员短期内大量替换在职多年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难免出现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不均衡,加之工作时间短,军事素质、工作经验、工作阅历的缺乏,使得军队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深层次服务出现断层,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发挥。

3.军队院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改革发展的执行力

军队院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强化贯彻落实的执行力。一是军队院校图书馆要在总部统一领导下,由军队院校图书情报协作联席会牵头,各协作区图书情报专业组协调。二是各大单位军训部门牵头组织,院校训练部门负责落实。总部统领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统筹规划,组织指导基础性、通用性、联合性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各大单位根据总部规划,负责本军兵种(专业)建设任务的规划、计划和组织实施,各院校要按照统一部署,落实建设任务。四是军队院校图书情报协作联席会和协作区专业组要负责为总部决策咨询,为军队院校图书馆协调发展、联合保障发挥作用;总部要定期评估各单位建设应用情况,对建设质量高、成果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3.2加强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夯实保障和服务基础

军队院校图书馆的特色信息资源是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是联合保障和联合服务的基础,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原生信息资源是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总部下达的原生信息资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要加大收集本单位本学科相关的特色资源的力度。特色资源的建设重在“特”上,要在建设质量和利用上下功夫。围绕重点学科、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等开展专题建设,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要充分利用原生信息资源建设的条件,主动梳理本院校、本单位的特色信息资源范畴和领域,科学筹划,创造性开展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军队院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工程。一是要按照总部的统一要求,收集加工院校、部队和机关产生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全军的特色信息资源总库(包括原生信息资源、档案资源、声像资源等)。二是要充分发挥全军院校图书馆联合保障作用,搞好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继续加强军队院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全军联合保障和服务提供支撑;继续加强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信息资源(包括书目、期刊、军事图书等)的建设,努力实现全军院校公共信息资源联合采购和共享;要建立军队院校特色数字资源元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三是要充分利用全军院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专门人员和信息化条件的优势,开展联合的信息采集、信息标引和信息著录,提高全军院校信息资源联合信息处理和情报处理能力。

3.3加强创新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服务是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是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保证。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创新和动态发展的过程,要不断地了解需求,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对象,大力开展信息服务。一是开展信息资源导航。建立各种类型信息的导航模式,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和实体图书馆信息资源导航,提供多种资源、多种分类和学科特色等多种样式的导航服务,满足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的要求。二是开展主动和个。充分发挥主动和个的优势,开展个性化定制和信息推送服务,为读者“量身定制”信息;开展深层次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学科馆员”作用;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增强图书馆对科研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三是大力开展全程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是新型军事人才必备的素质,军队院校图书馆要科学设置各层次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实行信息素质“终身”教育。四是实施“全开放式”服务。建立一馆办证,全军院校图书馆通用的全开放式服务模式,要在服务的区域、内容、设备、时间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3.4加强条件建设,营造良好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条件是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环境包括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这些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要重视图书馆信息环境条件的建设。一是不断改善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利用现代的管理理念,为读者营造规范有序、布局科学、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共性和个性,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二是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爱岗敬业”、“使命责任”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三是不断改善图书馆信息利用条件。加强图书馆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不断改善读者获取信息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信息采集、加工、存储设备的更新,不断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加强联合信息保障的条件建设。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联合保障硬件和软件条件,为信息的联合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

3.5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

加强图书馆专家和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一是专家队伍的建设要按照“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和联合攻关的能力水平”要求,在总部和军队院校图书情报协作联席会的组织下,认真遴选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研究馆员组成专家组,为全军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为总部决策当好参谋,为全军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创新能力强、奉献精神好”的要求,引进一批能够胜任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馆长、骨干培训班、专业技术学习班,建设一支以文职干部为骨干、文职人员为主体、其他人员为补充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3.6加强交流机制建设,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加强交流机制建设是军队院校图书馆整体协调发展的条件,是军队院校图书馆联合保障的基础,是信息化条件下开放办馆的要求。军队院校图书馆要大力开展馆际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要从交流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果,促进信息资源的融合、互补、共享,提升军队院校图书馆的整体建设水平。一是继续加强军队院校图书馆的交流,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图书情报联席会、图书情报专业组交流平台的作用,利用学术研讨、交流经验等形式,达到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高认识的目的。二是积极参与地方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交流活动,扩大军队院校图书馆的视野和影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服务理念,提高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联合保障水平。三是在总部机关的组织下加强与国外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开拓眼界,拓宽思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创新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第二炮兵司令部军训部.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研究. 全军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三,2009(12):3-5;11-15.

[2]总后司令部军训局.军队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研究. 全军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五,2009(12):24-25.

[3]国防大学训练部.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全军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七,2009(12):17-18.

[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队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全军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八,2009(12):3-4.

作者简介:

申世海(1962-)男,总参炮兵训练基地训练部电教资料室主任,高级讲师。

齐文玉(1973-)男,总参炮兵训练基地训练部电教资料室,讲师。

(作者单位:总参炮兵训练基地;河北 宣化 075100)

上一篇:浅析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 下一篇:发电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优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