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统整项目课程

时间:2022-09-09 08:09:47

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统整项目课程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科大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特聘专家,全球创新教师大赛第三名获得者(2009巴西)。先后获得100多项各级奖励。长期致力于技术支持的学习变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独立主持多项部级和省级课题,有70余篇论文在部级刊物发表,受中央电教馆委托主持编写《小学语文学习手册》供西部省市教师使用。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所开发的MOOC课程《思维导图支持的学习创新》《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数字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在多家在线平台上线并深受教师欢迎。

记者: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行家,运用信息技术统整项目课程的专家,我们的读者对您充满了好奇。因为您所主持的统整项目课程基于“互联网+”,所以,在进入“课程”探讨之前,我想请您与我们广西的读者分享一下您与信息技术的“美丽邂逅”及“温馨携手”的经历――您的相关经历、探索和思考,对我们广西的读者来说,不谛是一道“有意思的风景”,定然也会对他们的课程理念更新带来些许启迪。

唐晓勇:我是在1999年8月怀揣梦想,从成都来到深圳的。在这个开放而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改革前沿“阵地”,我突然发现自己数年的教育积累失去了用武之地。当时的我对信息技术完全是个门外汉,“学习”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觉醒。我每天早6点晚12点忘我地投入工作和学习,最终克服了技术门槛的难关,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了。

在信息化教学的路上,我先后经历了“辅助教学(CAI)”“课程整合(ICT)”“课程融合创新”等几个阶段,并先后参与了“四结合”“学科四结合”“跨越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项目学习”“平板电脑教学”等实验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我发现,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技术应用的方式如何更新,学科教学的本体宗旨始终不会变:技术始终是为提升学科课程学习,完成学科学习任务起服务和支持作用的;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更优地让师生达成学科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技术运用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这个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眼里所看到的,必须是“人”的发展和“课程”的构建,即聚焦人的发展,构建能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让数字技术像空气一样自然地浸润到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

记者:2015年,“互联网+”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人工智能等11项“互联网+”重点行动,在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行业创新的热潮。教育界也不例外。这一次的行业创新,不同于以往,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下基于用户体验的行业创新,所谓创新2.0。可是,在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十多年的教育领域,“互联网+”没有进入国家战略“重点行动”的考虑范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唐晓勇: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人的成长需要“生命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对于学习者的影响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即这些因素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隐性的。“互联网+教育”的成效,显然不能像“互联网+其他”中的医疗、农业、能源、金融等行业那样容易立竿见影;另外,用目前基于知识点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很难评价“互联网+教育”的成效。也就是说,“人的培养”需要多种相互融合的方式,就像人的大脑需要多种感官、多种情境的刺激一样。学习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这对“让学习者完整地成长”有帮助。“互联网+教育”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但从时展需求而言,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确实至关重要。因此,无论国家是否将“互联网+教育”作为“重点行动”来对待,我们教育界都必须重视互联网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教师要努力学会借助互联网来重构我们的专业发展路径以及课程结构的组织形式,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记者:据我所知,贵校2014年招收第一批学生,2015年便有了第二实验小学,贵校的众多创新举措对辖区内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颇具吸引力,致使学位需求刚性增长。贵校与2013年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联姻”,南科大肩负着“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使命;而贵校,用贵校张帆校长的话来说,“创新”是渗透在自己的DNA里的,比如贵校全新的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等。您是分管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常务副校长,与学校整个团队一道,肩负着学校教学创新的神圣使命。据我所知,您一直在带领师生探索借助互联网实施统整项目课程,“互联网+教育”或者说“教育+互联网”行动早在去年便已经列入了您个人的“行动计划”。那么,您心目中的“互联网+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又能给贵校带来怎样的前景?

唐晓勇:“互联网+”已经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同时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尊重人性、重塑结构、连接一切、开放生态等,带给我们教育更多的启示。我们需要赋予学生、教师、教学、课程等教育核心元素一些新的内涵;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应该进入教育的深处,与学生的学习深度融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需要有互联网思维,需要用互联网技术来聚焦“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把链接世界、学生中心、跨学科学习、掌控学习、混合学习、群体智慧共享、学习共同体、技术支持学习、个性需求、云学习等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变革当中。

我校从课程层面思考“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创新,营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生态,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底层支撑作用,构建“统整项目课程体系”:让学习与生活联结,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促发深度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从课程层面思考学校变革,从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是我校现在和未来不变的追求。

上一篇: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后出现血液透析... 下一篇:沧州明珠:定增加码湿法锂电隔膜 产品结构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