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移动课堂”,践行先进教育理念

时间:2022-09-09 07:49:13

开辟“移动课堂”,践行先进教育理念

“移动课堂”是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特色课堂。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校外丰富的人文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情意、技能的发展。“移动课堂”恰到好处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也激发了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一、我校“移动课堂”的基本特征

(1)它打破了传统课堂封闭性的局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移动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囿于一室、严格封闭的特性,将课堂搬到校外,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去自主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呈现了开放性的特点。课堂不再受到地域与空间的限制,整个湖湘大地均成了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课堂,四处都有“移动课堂”的身影。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让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梦想在我校的“移动课堂”上正得到逐步的实现。

(2)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重知识传授、轻实际操作的弊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传统的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应试教育不同,“移动课堂”重视的是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我校老师们通过在“现场”上课,让学生们在“移动”的课堂环境和具体情境中学习和成长。这种学习和成长不单单是知识面上的扩大,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前提下,其维持生存的基本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协同发展,实践能力大大增长。

(3)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格局,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传统课堂上,教师难免陷入一言堂的怪圈,而在“移动课堂”上,以了解、学习湖湘历史文化为中心,教师带领学生们考察了韶山、花明楼、岳麓书院、省博物馆、橘子洲头、南岳以及耒阳等文化圣地。在这种“课堂”上,不仅教师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是固定的教室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二、我校开展“移动课堂”教学的意义

从2008年开始,我校就开始了对“移动课堂”的探索,把课堂移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移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里,移到那些最能触发孩子们思维和想象力的地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因其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导致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众多问题的出现而被诟病。

针对这种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生活,要求教育直接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他主张“从做中学”,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从听课和读书中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深刻教育思想,也就是在生活中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活动中进行。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强调学生要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和大自然,在生活中学习。

我校的“移动课堂”就是践行这些教育家的先进教育理念。

对于学生,它以“减压”“增能”为两大教育目标,尝试引导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地亲近大自然和人文社会,力图让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在盎然的学习兴趣中悄然释放,同时还悄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使孩子们慢慢地学会发现、感知周围的事物,思维方式在“移动课堂”中得到积极的改变。这种改变培养着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对世界的热爱,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追求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教师,“移动课堂”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模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满足于当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而要尊重教育规律,把握儿童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在“移动课堂”教学内容、校外课堂地点的选择,学生已有认知程度的把握,课程教学环节和技巧等的设置,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都得精心准备。这种教育观念上的转变无疑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是巨大的考验。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上一篇: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对江苏省扬中市中学体育课程开展定向运动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