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瘠懒猴 第19期

时间:2022-09-09 06:31:35

今年7月,英国科学家宣称,他们拍摄到了一种珍稀灵长目动物――灰瘠懒猴的照片。照片中显示一只成年雄性灰瘠懒猴栖息在丛林树枝上,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较短的四肢、长而浓密的皮毛,特别是一双非常大的眼睛,这种眼睛结构非常适合于在夜间搜寻食物。这是一种自然界数量非常稀少的灵长目动物,曾被认为已经灭绝了。

瘠懒猴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就命名的一个灵长目动物,共有6个亚种,这次发现的灰瘠懒猴就是瘠懒猴的一个亚种,也被称为“斯里兰卡山脉瘦懒猴”。瘠懒猴是属于懒猴科的动物,仅分布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森林和沼泽林地中。

瘠懒猴是一种几乎无尾的原始猴类,尾长1厘米,体长为17~25厘米,体重300~350克。它的体毛柔软稠密,呈浅灰或黄褐色,下腹部较浅,为银白色。口鼻短而尖,眼大耳圆,鼻粱上有一白纹,夹于两个梨状黑眼罩之中。

瘠懒猴同其他懒猴一样,都是栖居于热带森林中的树栖夜行动物,它白天蜷身隐于粗树杈或树洞中睡觉,夜晚出来觅食。在树枝上睡觉时,用手和脚抓住树枝,把头藏在两腿中间,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毛团。有趣的是这些懒猴都是用自己的尿来洗手,有一些生活在西半球的猴类也有这种习惯。

瘠懒猴行动缓慢,运动方式为慢爬四足型,举手投足谨小慎微,先用一只手或脚抓牢树枝才向前伸出另一只手或脚。当一只手或足没抓牢固时,绝不会松开另一只。它们无论是在树枝上或倒挂在树枝上行走都同样便利。它们用后肢紧紧抓住树枝挂在树上,用手拣食吃。它的天敌有蛇、猫头鹰及一些猫科动物。不过,因其体态细小柔软,常常能顺利地从树丛中溜之大吉。有时,它干脆缩成一团不动,使对方简直看不清其本来面目。

据悉,灰瘠懒猴自1937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仅有4次目击记录,而从1939年至今,人类再没有发现这种灵长目动物,让很多科学家相信它已灭绝。因此,这次英国科学家花费了长时间在斯里兰卡中部的崇山峻岭中寻找灰瘠懒猴存在的踪迹,并且终于拍摄到了灰瘠懒猴照片,真是可喜可贺!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灰瘠懒猴,该项发现可提高人们对灰瘠懒猴的认识。灰瘠懒猴比分布在斯里兰卡或印度南部的其他瘠懒猴亚种长有更短、更粗壮的前后肢,它与其他亚种的区别正好显示了这种哺乳动物对于寒冷山区、高地或者森林等不同生存环境的适应。

灰瘠懒猴最主要的生存威胁就是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丛林面积逐渐减小,森林被不断地分割成小块,现在这片丛林保护区的面积不足斯里兰卡面积的1%,所以需要重点进行环境保护,以及森林的恢复重建,这样才能使灰瘠懒猴继续生存下来。

目前,科学家已经对120处不同林区进行了近100次夜间勘测,试图发现所有种类的懒猴,评估分析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态需求和当前所面临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目前他们正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确定是否灰瘠懒猴能够独立生存下来。

上一篇:绿色存储 第19期 下一篇:动物知道疼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