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在脂肪肝患者检测分析

时间:2022-09-09 06:09:04

血脂在脂肪肝患者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脂的检测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经彩超确诊的脂肪肝患者进行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并与 2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上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脂肪肝组患者的CHOL、TG、LDL水平高于体检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彩超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11-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SH)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SH是指一种或多种因素引发的,以肝脏脂类物质堆积为病理变化的肝脏疾病,也是可逆转的一种病症。从分子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说,肝脏对脂类物质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失去平衡,而诱发SH。SH的具体诊断标准是脂肪的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 5%以上,或从组织学上讲,肝细胞脂肪化高达 50%[1]。其虽然不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但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可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2]。本文就SH患者血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 1月- 2013 年6月行健康体检彩超检出200例SH患者和20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SH患者200例,男110 例,女90例,年龄20-69岁,平均42±4岁。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男 99例,女101例,年龄18-71岁,平均 46±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比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彩超检查: 采用CE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中SH的诊断标准[2]: 肝脏体积均匀性增大,包膜光滑,前场实质回声增强;后场回声不同程度的衰减; 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或管径变细及管壁模糊。

1.2.2血脂的实验室检查 : 空腹真空静脉采血,检测 CHOL、TG、HDL、LDL。参照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血脂测定的新参考值[2]。TC>5.72 mmol/L 为高胆固醇血症,TG>1.70 mmol/L为甘油三脂血症。研究对象受检前3d 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前1d晚餐后不饮酒不再进食,无 剧 烈 运 动,于 次 日 清 晨 取 空 腹 静 脉 血,用贝克曼(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脂肪肝组患者的 CHOL、TG、LDL高于体检健康组(P

3 讨论 众所周知,SH是一种由多种诱发因素引起的疾病,同时也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SH形成的过程为游离脂肪酸先运输到肝脏,肝内游离脂肪酸量不断增多,接着转化为甘油三酯的量也增加,随之脂肪酸也逐渐增加,结果氧化磷酸化受损,极低密度脂蛋白减少,最终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进而形成SH [4-5]。这是早期的病理表现,若不及早发现,会进一步恶化,因此,SH的预防至关重要。

SH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本文分析表明,SH患者血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下降,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SH也多由肝脏甘油三酯的过多堆积而形成。

SH轻症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或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如进一步发展恶化,可发生肝细胞坏死与纤维性变和肝硬变。形成SH的常见原因: (1)磷脂合成原料不足如胆碱、蛋氨酸、必需脂肪酸等缺乏,可导致磷脂合成不足,引起极低态度脂蛋白(VLDL)合成障碍,致使肝细胞内的TG因不能运出而含量升高;( 2)肝细胞内TG的来源过多,如高脂、高糖饮食或大量酗酒[6] ;(3)肝功能障碍,影响 VLDL 的合成与释放。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TC、TG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 HDL-C指标比对照组低,表明SH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任国庆等[7]发现 SH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血清高TG比高TC者更易发生SH。因而控制高TG是纠正血脂异常、防治SH的重中之重。

所以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调整膳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改进不良生活习惯,低脂、低糖饮食,合理营养,少饮酒,使血脂、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SH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国华,冯可涵,何旭辉,程玉宏. 脂肪肝生物化学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07,1.

[2]富京山,左文莉.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86.

[3]肖雪云,曾烈华,黄多娣.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81-82.

[4]朱健.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93.

[5]刘克玉.80 例脂肪肝患者有关血生化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水电医学,2006,6.

[6]朴香淑,任香顺.超声诊断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9):3919-3920.

[7]任国庆,牛海玲.脂肪肝与血脂、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1):51-52.

上一篇:谈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皮肤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剖宫产术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