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高校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09 05:56:06

老区高校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学习策略是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我国学者文秋芳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母语策略。管理策略即学习者在学习前确立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调整学习行为等;形式操练策略即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为学习语言知识所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如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单词、语法和语音知识;功能操练策略是学生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如听外语广播,看外语电视,阅读外文报纸等;母语策略是学生以母语为中介来学习外语的各项技能。

笔者在原江西井冈山学院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革命老区高校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状况及特点,比较善学语言者与不善学语言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为老区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一条成功之路。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共有5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加了这次调查,分别来自文、理科14个系23个专业。选择他们作为样本是因为在接受问卷调查时,所有被试已进行了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相对而言,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套较稳定的、有独特个性的英语学习方法;同时,他们都参加过2007年6月份举行的CET4考试。因此,他们应该能对自己所使用的英语学习策略做出选择。

2.调查工具。本研究使用的调查工具主要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和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调查问卷主要参考了兰州大学张彬老师所设计的问卷并结合实际编制而成。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包括被试的性别、出生年月、所学专业、高考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等;第二部分共有57个选择题,主要调查被试在英语学习中使用的策略。本研究的另一调查工具是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所有被试均参加了2007年6月份的CET4考试,该成绩作为因变量。

3.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试卷428份。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处理与分析。数据分析分两步进行,一是运用相关分析检验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二是用T-test检验高、低分组学生在使用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

为了比较善学语言者与不善学语言者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所有被试依其四级考试成绩被分在高分组和低分组。高、低分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

二、结果与分析

1.老区高校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状况和特点。从总体来看,老区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经常使用管理策略(Mean=3.1369)、母语策略(Mean=3.0329)和形式操练策略(Mean=2.9592),而功能操练策略(Mean=2.3508)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从高、低分组学生策略使用的情况看,高分组学生管理策略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形式操练策略、母语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低分组学生的母语策略使用频率最高,接下来依次是管理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详见表2、表3)

这一结论与文秋芳教授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在文教授的研究中,她发现学生使用功能操练策略比使用母语策略更频繁,并且使用管理策略的频率高得多。主要原因是:第一,文教授的研究中所选对象主要是重点大学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比普通高校学生的水平总体上要高得多;第二,重点大学的英语学习环境比普通高校要优越得多,学生能获得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第三,从英语测试内容来看,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所占的比例较小,以至于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较差。

2.善学语言者与不善学语言者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从表3的T-tes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高、低分组学生在管理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使用这几类策略的频率高于低分组学生,但在母语策略的使用上未呈现显著差异。高、低分组在母语策略使用上之所以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本研究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较差(CET4平均分只有51.73分),即使是高分组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仍然无法摆脱对母语的依赖;另外,中国学生是在典型的“外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尤其是普通高校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使得他们难以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只能借助母语来学习英语。

三、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对老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外语教学技术和设备,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多渠道给学生提供有趣的英语输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三是重视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学习者,关注他们的策略使用情况。有可能的话对其进行策略使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浅议高师院校图书馆如何为基础教育信息服务 下一篇:江西民族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