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演变

时间:2022-09-09 05:24:06

简论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演变

[摘 要]博物馆的与公众的关系自博物馆诞生之初就影响这博物馆的发展。本文从西方博物馆发展史的角度来论述这一重要关系的演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把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私人秘藏阶段,社会上层开放阶段,社会公众开放阶段和博物馆发展外化阶段。

[关键词]博物馆公众关系;私人秘藏阶段;社会上层开放阶段;社会公众开放阶段;博物馆发展外化阶段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1)在世界范围内,1683年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公共博物馆――英国阿什莫尔博物馆开馆,但在此之前,博物馆经历了漫长的古代形态和近代形态的发展演变。其中,与公共关系的演变整体上看可大致概括为私人秘藏阶段、社会上层开放阶段、社会公众开放阶段和博物馆发展外化阶段。(2)

在欧洲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收藏和保存机构比较发达。有神庙收藏、皇族收藏和学者及贵族的私人收藏。当时的博物馆获得了第一个职能,即秘藏。博物馆与公众关系是封闭的,但并非绝对密闭。神庙为整个利益共同体所有,体现共同体意志。神庙对虔诚的朝圣者、旅游者开放,收取小部分费用,具有公共性质。如雅典卫城宾那考西克的大厅绘有歌颂诸神内容的壁画,向民众开放。学者收藏向学者及学生开放,用于研究教学,如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府,收藏自然标本,具有博物馆性质。当时有些人士已明确提出了收藏共享的意识,如阿格雷帕主张向公众开放收藏,呼吁不要把收藏放在别墅里。凯撒大帝也以自己的行动把藏品捐献给神庙,这些都体现着收藏利用上的公共精神。

到了中世纪,收藏的主体是教会,此外还有皇家收藏和民间收藏。后者的藏品仅供收藏者及周围有限的人欣赏,与民众无关。教会收藏初衷是吸引民众,启发信仰心与宗教观。由此可见,它们收藏的传统都是秘藏,但具有宗教和祭祀性质的神庙、孔庙及教会,为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为民众所用,具有公共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收藏,尤其是私家收藏非常活跃的时期,不少收藏(包括皇室收藏)有限制地对社会上层人士开放。开放群体包括学者、艺术家、使节、达官贵人、律师、政府官员、宫廷成员、牧师。还有一些人的收藏被用于教学,成为增进知识的一种手段,发挥了教育的功能。如丹麦人奥尔沃姆建立收藏的原因就是把学术研究从玄想引向实证,离不开实物资料,他认为收藏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学中喜欢直接观察。在荷兰,诞生了机构性收藏――莱顿学院解剖室。不仅有解剖学标本,还有中国、印度、美国和非洲的自然史标本,民族学方面实物材料、绘画等用于教学。

随着博物馆的发展,为保持收藏的延续性,17至18世纪出现了收藏机构化的现象,收藏机构化是促成早期公共博物馆生成的重要因素,而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对于藏品的利用开始作为人权被普遍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公共博物馆应运而生。最具代表性的是阿什莫尔博物馆,1683年5月21日正式开馆,两天后对学生开放,6月对市民开放,票价6便士。展览外之还有一些讲座和演示性实验。值得一提的是到18世纪初阿什莫尔博物馆参观者中已有乡下人,这是公共博物馆的重要特征。

此后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德国也出现了公共博物馆。其中,引人瞩目的是1793年8月10日向公众开放的卢浮宫。它以十天为一个单位,免费开放。具体讲,有五天向艺术家和临摹者开放,有两天闭馆,有三天向普通观众开放,而且发售廉价的参观指南。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博物馆在接待观众方面远不是热情主动的。比如,在1759年大英博物馆开放时所制定的“关于参观和利用大英博物馆的规程条例”中,写到:“凡好学与好奇者,倘要一睹本馆之藏品,必先呈一书面申请,注明自己的职业、名字和住址,方可在此后某日要求门票,以便能在次日得以参观”。这个过程至少得花费两个星期。有时,信任调查会持续数月之久。而且,博物馆对每日接纳量作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在开放时间,每小时发出的门票不得超过十张;参观者不得在没有工作人员监督的情况下观看;整个参观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小时;十岁以下的儿童禁止入内等等。(3)

在同时期的美洲也出现了一批公共博物馆,且与欧洲相比,与普通公众关系方面表现更为积极的态度,这令欧洲参观者都难以忘怀。1826年意大利人贝尔特莱米访问了塞勒姆博物馆,他认为该博物馆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皮尔的费城博物馆当时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博物馆”,票价25美分,它的开放对象是广泛的,是“美国民主博物馆的原型”。

19世纪前期到20世纪初,是欧美博物馆现代形态的形成时期,也是欧美博物馆基本格局的形成期,同时也全面步入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阶段。1851年欧洲万国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上层对下层的态度,因为劳工阶层在参观时是十分有秩序的,这对博物馆社会化进程非常重要。大英博物馆自然部主任福拉尔提出“双分”服务思想,其背后的理念是有效服务,即把博物馆的服务展出分为两块,一是研究性展览,面对的是专业工作者,二是教育性展览,面对的是普通民众。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以教育为指向的活动,如南肯星顿博物馆的借贷服务和专业讲座。已注意到对特殊群体做一些特别的安排,如对儿童。在这一点美国做得更为到位,能够为特殊群体建立特殊机构,如建立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此时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奉行服务优先原则,实施比较灵活的门票政策,制定日期免费开放政策,尝试夜间开放,安置餐厅、停车棚,对特殊群体专门设计了项目,给儿童安排讲故事的时间,对残障儿童设置特殊服务项目等等。

进入20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博物馆不再是为精英建立的,应成为服务于民众的民族资产。抨击博物馆的贵族姿态,强调必须从艺术圣殿位置上走向普通大众。

两战期间,博物馆成为服务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洲,都举办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主题展览,成为启发民族意识、培养爱国精神、灌输保家卫国的责任感的场所。两战期间出现了以“体验”为特色的博物馆,有德意志博物馆、巴黎发现宫、美国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1937年巴黎大学创办的“发现宫”是博物馆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知名的典型。这个馆打破传统科技馆静止的陈列,面向观众表演或现场实验科学知识并向观众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设备。这是当时大学里流行的实验教育学思想的体现。“发现宫”把博物馆科普教育的职能提高到一个新阶段。(4)

在美国,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更进一步了,表现在经营时特别注重对观众需求的满足,馆长更加重视对藏品的利用。以1934年开放的威廉斯堡为例,它对不同肤色的人均给予答复,这在当时尤为难得。而且为大萧条中失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给盲人提供触摸艺术品的机会,为听力残障者设读唇课程。

20世纪下半叶,博物馆进入当代形态阶段,此时博物馆与公众关系开始了外向化进程。博物馆发展开始以实物为导向转向以人为导向。博物馆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人文取向,对于人的需求和现时社会更加关注。开始了博物馆能给公众带来什么的反思。博物馆开始致力于社会民众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生活的开展,在展示主题方面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社会问题等现时题材。如美国安娜考斯蒂亚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主题为“老鼠”的展览,旨在提高此地区黑人贫民区的卫生质量。当代旅游业的大发展也触发了博物馆的大发展,这也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20世纪70年代博物馆服务意识确立起来,标志是国际博协第九届、第十届会议,主题分别是“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理顺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使博物馆与公众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公众开始成为博物馆需要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博物馆开始了外向化进程。这是海先生在《博物馆演变史纲》一文中提出的观点。虽然海先生没有明确提出博物馆外向化进程开始的具体时间,但就“对观众的研究是当代博物馆外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来看,可以把时间定为20世纪下半叶。如美国密尔沃基博物馆,在1952―1953组织了一个全面的调查,以弄清观众的基本情况。1965年,该博物馆又通过调查来确定一个人类学陈列应采用那一种颜色的背景,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了陈列。(6)如今引进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社会学的方法进行观众研究已蔚然成风。观众调查研究成为博物馆学研究一种有效且常规的手段。

综上所述,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经历了私人秘藏阶段、社会上层开放阶段、社会公众开放阶段和博物馆发展外化阶段。中国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必然对固有的博物馆与公众关系造成强大的冲击,并对博物馆、纪念馆在免费开放后努力满足观众需求、展示传播水平、增强博物馆和纪念馆活力等方面提出要求。中国的博物馆要想更好地发挥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博物馆与公共关系的演变历史,有些理念和做法对今天来讲仍有借鉴意义。

注释:

(1)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1989年9月5日荷兰海牙16次国际博协代表大会通过。

(2)海.《博物馆演变史纲》.《中国博物馆》1988年01期。

(3)严建强.博物馆与观众――介绍肯尼思・赫德森的《博物馆社会史》.中国博物馆,1987年01期。

(4)严建强.博物馆与观众――介绍肯尼思・赫德森的《博物馆社会史》.中国博物馆,1987年01期。

上一篇:美国大使驻留南京的背景考察 下一篇:敦煌壁画中的沐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