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措施

时间:2022-09-09 05:19:08

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严密监测胎儿情况、预防脐带脱垂、积极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结论:胎膜早破发生后,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因此加强产前保健和孕期卫生知识教育,积极预防和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可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围产儿发病率,讲解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及环境刺激,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护理措施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未足月胎膜早破指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的破裂,妊娠满37周后胎膜早破发生率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2.0%~3.5%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脐带脱垂、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产妇及胎儿感染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显著增高。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孕妇3928人,发生胎膜早破占532人,占总住院人数13.5%,其中妊娠36周以上508人,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95.4%;妊娠20~35周24人,占胎膜早破总人数的4.5%, 住院期间,孕妇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对胎膜早破的处理感到满意。母儿生命安全,未发生宫腔感染。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

临产前孕妇突感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有时可混有胎粪或胎脂,无腹痛等其它产兆。肛诊上推胎先露部见阴道流液增加。阴道窥器检查见阴道后穹窿有羊水积聚或有羊水自宫颈口流出,即可确诊胎膜早破。

1.3护理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诱发胎膜早破的原因,确定胎膜破裂的时间、妊娠周数,是否有宫缩及感染的征象发生。

观察孕妇阴道液体流出的情况,是否有增加腹压动作时流出液体。由于孕妇突发阴道流液,可能紧张不安,担心影响胎儿及自身健康,有些孕妇可能想象到胎膜早破的发生以及带来的种种不良结局,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1.4诊断

1.4.1 临床表现 孕妇感觉阴道内有尿样液体流出,有时仅感外阴较平时湿润。

1.4.2 检查:孕妇取平卧位,两腿屈膝分开,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诊断胎膜早破的直接证据为阴道窥器打开时,可见液体自宫颈流出或后穹窿较多积液,并见到胎脂样物质。

1.4.3辅助检查

(1) 阴道液酸碱度检查? 正常阴道液的pH约为4.5~5.5,而羊水的pH为7.0~7.5。若用pH试纸检查流出液pH≥6.5时,视为阳性,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极大,准确率90%。

1.4.3 阴道液涂片检查? 阴道液干燥片检查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为羊水。

1.4.4 羊膜镜检查? 可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确诊为胎膜早破。

2护理措施

2.1严密监测胎儿情况

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监测胎儿宫内安危。定时观察羊水性状、颜色、气味等,积极给孕妇吸氧等处理。若孕龄

2.2预防脐带脱垂

嘱胎膜早破的住院待产妇胎先露部未衔接者应绝对卧床,采取左侧卧位,注意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造成胎儿缺氧或宫内窘迫。护理时注意监测胎心变化,进行阴道检查确定有无隐性脐带脱垂,如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

2.3积极预防感染

保持孕妇外阴清洁,放置吸水性好的消毒会阴垫,勤更换。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一般于胎膜破裂后12小时即给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嘱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垫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造成胎儿缺氧或宫内窘迫。

2.4健康教育

讲解胎膜早破的影响,分析孕妇目前的状况,使孕妇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护理。加强产前检查,增加孕妇对妊娠期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妊娠期应及时治疗阴道炎。妊娠后期禁止;避免突然腹压增加;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卧床休息,并于妊娠14―18周左右行宫颈环扎术并卧床休息,环扎部位应尽量靠近宫颈内口水平。同时指导生育妇女补充足量的锌、铜等微量元素。

3结果评价

胎膜早破易诱发早产及宫内感染、产褥感染机会。对足月妊娠的孕妇,临产后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情况,适时地结束分娩,对孕龄未达37周、无产兆、无感染征象、应严密观察以争取适当延长孕龄。

综上所述,胎膜早破发生后,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因此加强产前保健和孕期卫生知识教育,重视孕期卫生指导,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纠正胎位不正,积极预防和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禁止,避免负重和腹部受撞击,增加营养,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增强胎膜的韧性。另外,健康教育可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围产儿发病率,讲解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及环境刺激,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第8版妇产科学

上一篇:门诊采血室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患者晕针 下一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