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电力线路跨越站场的迁改施工分析

时间:2022-09-09 05:15:03

高等级电力线路跨越站场的迁改施工分析

摘 要 在新建铁路施工中,对于在红线内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通信电力线路、设备等,需要进行迁出、改移处理。在本工程的三电迁改施工中,有两处高等级电力线路在新建客专车站区域与红线交叉,迁改施工的安全质量、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土建施工以及开通后的车站运营和行车安全。本文从铁塔加固补强、导线和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以及防雷接地等方面对提高线路的安全稳定性进行论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电力线路;跨越;安全;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177-02

0引言

新建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HCTJ-Ι标段内醴陵北站(中心里程DK834+650)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110kV滴浦线、35KV浦石线共两条地方高等级电力线路分别在铁路里程DK834+150和DK835+094处与铁路红线交叉,跨越拟建站场区域。两条线路的最低导线高度都不满足土建施工需要,需要进行升高处理;同时车站建成运营后两条线路也都跨越站场,对其安全性、稳定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1铁塔

1.1 基础防不均匀沉降处理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铁塔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塔身偏斜甚至倒塔、断线,威胁到线路以及沿线建筑、设施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工程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覆盖型岩溶发育,地下水位多在土石界面上下波动,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岩溶塌陷。因此,铁塔基础的防不均匀沉降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程中,基础的防不均匀沉降主要通过深基坑、厚垫层配合独立桩基础间的拉梁来实现。在规范上,24m塔的基础埋深为4m,我们在与产权单位及设计院充分沟通后将其增加为4.5m,并将垫层厚度增加了0.2m,同比调整各项结构参数。在各独立桩基间开挖宽0.25m,深0.3m的槽道,制作拉梁,将四个独立基础连接成一个整体。施工结束后,我们选取塔身一水平面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30天时4个点观测到的沉降数值分别为0.71mm、0.63mm、0.65mm、0.70mm,60天观测到的沉降数值分别为0.21mm、0.26mm、0.24mm、0.22mm,90天观测到的沉降数值分别为0.00mm、0.01mm、0.01mm、0.00mm,基本不再沉降。

1.2 塔型的选择和塔身加固处理

跨越站场的两级铁塔应选择强度和稳定性都较好的直线型耐张塔(N)。在原线路在这两级杆塔处有转角的情况时,为保证跨越的两级铁塔都为直线,则需要改变原线路的局部径路走向,对两侧的两基甚至多基杆塔进行改移处理。

如图1所示,线路迁改前1#杆为转角杆,2#杆在红线内。迁改后,1#杆改为直线塔,2#杆改为直线塔且移出红线外。由此引起1#杆左侧2基,2#杆右侧2基电杆由直线杆改为转角杆,以完成与原有线路的对接。

在常规铁塔施工中,塔身主材斜撑都是采用正侧面斜材与主材交错连接的方式。我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旧孔新材”的加固方案:通过在原主材上附加一根相同规格的主材(简称副主材),对塔身进行加固。采用一字型连接板、单个螺栓,充分利用交叉斜材以及辅材与主材的连接孔进行主材与副主材的连接,如图2所示。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既有的标准主材而无需另行加工,加固后的强度也能满足本工程的安全质量要求。

2导线和绝缘子

2.1导线类型的选择

在长大档距线路中,导线的承力、抗拉强度对线路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程原线路为Φ150mm2钢芯铝绞线,跨越站场两级电杆间档距为256m。迁改后,新立两基铁塔间档距增大为338m,因此导线选择Φ185mm2钢芯铝绞线,以应对更大的牵引力和大风、附冰等特殊天气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跨越档导线两侧加装防震锤,以提高其稳定性。

2.2绝缘子的加固方式

因两基铁塔间跨度较大,导线的综合荷载力很大,故采用复合型双绝缘子串,并通过加强型双连扳同铁塔连接,能有效地提高载荷能力。

3 防雷保护

地表比较突出、导电性良好的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高等级电力线路的杆塔符合以上特征,为避免雷击造成的跳闸停电、线路设备受损等事故,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每串增加3片绝缘子,能大幅提高线路的耐雷性。同时,利用避雷线、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形成有效的防雷接地网。通过检测,这里的土壤电阻率ρ>2000Ωm,有强雷、暴雷击中线路后,过电压形成的电流不能迅速通过大地释放,容易在地表形成局部电势差,对附近经过的行人产生危害。所以我们在制作接地极的过程中同时加入稀土防雷防腐降阻剂,经测量最后的接地电阻达到了2.3Ω,满足规范中对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要求。

4 结论

高等级电力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航道以及建筑施工的时候,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并反复论证其安全性、稳定性,避免发生断线、倒杆等事故给建筑、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昌言,阎善玺.35kV~220kV送电线路施工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1.

[2]黄涛,寇惠.高压输电铁塔震动稳定性的分析及判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

上一篇:采煤机截齿的设计 下一篇:建筑工程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施工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