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视角看网络流行语“潘俊闭凵涞纳缁嵝睦

时间:2022-09-09 03:47:13

从模因论视角看网络流行语“潘俊闭凵涞纳缁嵝睦

摘 要: 网络在现今社会中已经深入商业、教育、娱乐、新闻等各个领域,俨然成为人们语言交流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流行网络语“潘俊笨烧页龅鼻吧缁岬牟糠中睦碜刺。

关键词: 模因流行网络语 “潘俊 社会心理状态

一、引言

每个词语都有属于自己的王国,一个词语就能把我们卷入一个时代,因为每个词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类人群、一种生活态度。“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时期、某一范围内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用语;同时,它揭示了本身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高频性。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流行语的广泛传播反映了一个社会在一段时期内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象和实物。新一波的流行语已经接踵而至。在这些备受关注的海量信息中,有些词语的生命力显得特别的旺盛,一传十十传百,经久不衰;而另外一些红极一时的词语却是速生速朽,短短几周甚至几天便无人问津。“潘俊币淮试诠去几年可谓是从头到尾红遍了大江南北。因此,本文从模因论这一语用理论出发,以流行语为语料基础,着重分析“潘俊币淮嗜绾蔚玫礁粗坪痛播,进而解读它所折射出的当今的社会心理状态。

二、模因论和模因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析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音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1]。模因论由何自然[2]引进国内以来,受到语言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出现了与隐喻、翻译、外语教学等的结合研究,模因的核心是模仿,它靠宿主的复制、传播得以生存,正是因为语言的模仿和复制,产生了不同时期内层出不穷的流行语。

模因最早出现于Richard Dawkins的科普著作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它被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类似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的遗传复制[3]。所不同的是基因通过遗传繁殖,而模因通过模仿传播。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比如“音乐曲调、思想观念、标语、服装式样、建筑模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模因。

三、网络流行语“潘俊钡母粗朴氪播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流行语的广泛传播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在一段时期内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象和事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例如以下网络流行词语和句式[4]:

(1)潘

(2)逆袭

(3)XX,你怎么看?

(4)X Style

(5)重口味

(6)高富帅

(7)正能量

(8)躺着也中枪

(9)吃货

(10)卖萌

(11)吐槽

本文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潘俊崩纯茨R羰窃跹被复制和传播的。

潘坑陕钊说幕啊琶”演变而来,丝就是“毛发”的意思。潘亢掀鹄幢硎菊飧鋈耸羌不得光的,一根细小羞耻的毛发。“潘俊币淮首钤绯鱿衷诎俣忍吧的李毅吧,李毅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曾经说自己护球很像亨利,而亨利被称为亨利大帝,因此网友戏称李毅为大帝,于是李毅吧被称为“帝吧”、“D吧”,李毅的粉丝开始自称为“D丝”。后来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粉丝即“D丝”称谓进行恶搞,用嘲讽的语气称其为“吊丝”,意为劣等粉丝。李毅吧的球迷并不为此恼羞,反而欣然接受这个被恶搞的称号,并以“潘俊弊跃印!潘俊币淮士始在网络蹿红。最初,人们用“潘俊币淮世刺刂敢恍搿案吒凰А蓖耆对立的人群,用作称呼由农村进入城市的男女年轻人,有房有车对于潘恳蛔謇此凳且2豢杉暗拿蜗搿=ソサ兀该词广泛地应用在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交际中,其使用和含义变得更加宽泛。任何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不那么如意的人,都可以借助“潘俊币淮识宰约航行自嘲。2012年2月20日,大量自称“潘俊钡闹泄年轻人,以留言评论的方式占领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Google主页,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关注。后来,这个词语与“高富帅”“白富美”的界限渐渐模糊,很多自身条件尚好,小有作为的年轻人也常常自称“潘俊保或者有些本是“高富帅”的人也时常用“潘俊崩闯莆阶约骸!潘俊钡挠跋炝υ嚼丛酱螅已经成为一个全民通用的词语,相继出现在各大媒体,以“潘俊泵名的电影电视也相继出现。它更被用在外国电视剧的剧名翻译中,一出来自德国的喜剧小品被译成《潘颗士》,在网络上广受欢迎,其实是因为该剧女主角表演十分夸张酷似女版憨豆先生,10月份左右,我国搜狐视频拍摄迷你剧集《潘磕惺俊钒选潘俊币淮释葡蚨シ濉

“潘俊币淮蚀映鱿值窖杆俅诤於潭碳父鲈率奔洌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达到海外,影响范围之广;由两个单音节字组成,形式简洁固定;在过去一年被各个领域不断地模仿和复制,复制能力强。综合这些特点,足见它是一个在“适者生存”法则下顺利存活下来的强势模因。

四、“潘俊彼折射的社会心理状态

同其他网络流行语一样,“潘俊币彩抢醋杂诙韵质凳澜绲墓刈,是一种自由意愿的表达。作为强势模因存活并延续下来的“潘俊币淮仕形成的潘课幕到底折射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状态呢?下面是来源于网络中以“自称‘潘俊的都是什么心态”为主题的一个投票:

a.自嘲,把自己自贬到底,让别人无话可贬

b.自谦,希望换别人一句“你才不是呢”

c.激励自己,希望以后能逆袭

d.其他,请另行补充

共有51人参加投票,其中39票投给a选项,占总投票比例的76.4%;所以除了跟风,“潘俊狈从车男奶最主要的是自嘲和自我激励。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自嘲即指自己嘲笑自己,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而自我激励指个体具有不需要外界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因此,“潘俊蓖智商多少,掌握了多少财富,甚至是否帅气漂亮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比例最高的那部分人选择称自己“潘俊被于自嘲的心理,他们将自己贬损到底让别人无话可贬,就是要将期望值降到最低,以减小失望率。俗话说,希望越高,失望越高。因此,把自己说成潘浚很多问题就不必承受心理上的重担,比如买不起房车,追不到美女,升不了职称,加不了薪水,抓不住机会,因为我是潘浚怎么达到这些标准呢?但还有一部分与“潘俊钡谋纠匆馑及烁妥哟虿坏揭豢槎的人,也乐此不疲地将自己对号入座,并且这种行为传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将自己归类为“潘俊保这说明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体感受到了现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大家利用“潘俊币淮识宰晕疑柚谜习,降低成功期望,这样成功的话当然很好,失败的话也没有那么不舒服。从这出发点来看有一定积极意义,“潘俊背闪艘恢中泄压力的途径,反过来也是它传播速度之快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以此激励自己来实现逆袭,这些人往往各方面条件不错也十分努力,他们称自己为“潘俊保一方面表示自己对现状的不满,还有奋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在揶揄自己离所谓的高富帅标准还很遥远。说到底,他们是积极向上的。综合这两种情况来看,“潘俊蔽幕折射出当今社会心理的健康状态,即社会种种不平等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大家找到了很好的解压方式,并没有太过激进。

五、结语

“潘俊蔽幕已不可逆转地红了。“潘课幕”的诞生,无论是自嘲还是哗众取宠,都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在模因论的理论框架下,“潘俊闭飧銮渴颇R粜纬闪俗约憾捞氐奈幕,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会随着使用者的不同、使用情景的不同而派生出更多意思。总而言之,时常关注网络流行语,并仔细剖析其折射出的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状况,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颖.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2.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23-25.

[3]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外语学刊, 2009:55-56.

[4]宴婵婵.2012年网络流行语最全盘点:你肯定用过这些词[J].南方都市报,2012:8-9.

[5]张辛欣,娄瑞娟.从模因论视角看流行语现象[J].外语学刊,2010:16-17.

上一篇:重拍训练法对中学生正手击高远球效果的实验研... 下一篇:高中基础数学课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