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

时间:2022-09-09 03:21:48

浅议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和机动车辆数目也随之增大,地下空间的开发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大城市运行效率的重要议题。本文主要对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建设;地下商业空间;综合开发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已有了初步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以及武汉等城市都已建设地铁,从地铁在这几个城市的投入使用情况来看,在地铁周边建设各种形式的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等地下工程,在改善交通拥挤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繁荣了区域经济。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必须注重地铁地下空间综合功能的运用,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也要进行合理规划,才能确定地下商业空间的商业功能及其分布地点。

1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意义

1.1有利于充分发挥“地下经济”的优势

地铁站地下层可以连通各个商业空间,将商业空间聚集在一起发展成为大型商业设施,改善购物环境,即使天气恶劣,市民也可以出行购物,使商业运营良性循环,为地铁提供客流,促进地铁的发展,例如,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及瑞士的苏黎世等城市,在地下穿越道的单侧或双侧发展地下商业设施,利用城市道路交叉口及地铁枢纽站的地下空间作为商业区,使一部分空间成为行人进行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空间,也能有效缓解地面人行交通的紧张状况[1]。

1.2有利于地下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地铁的建设使用会带来大量的人流聚集,从而给地下商业空间带来客流量,依照加拿大和日本的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经验,发现,地下通道的客流量一般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20年后趋于稳定[2]。所以地铁的建设为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契机,有利于地铁与地下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3有利于组织缓解地面地下的交通压力

香港地铁站点商业空间的开发便是成功的范例,市民可以在地下商业空间穿行,通过地下空间甚至可以穿越几条街。既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人流、客流,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逛街享受。因此,香港的机动车数量虽然较多,但地面交通却井然有序。

2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经济分析

2.1结合地铁建设开发的经济分析

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其经济性在于充分利用地铁施工形成的空间,相比单纯开发地下空间,可以节省因地铁建设自然形成的部分建筑面积的建设成本。充分利用地铁建设形成的通道和空间越多,节约的成本便越多。对于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地铁地下空间利用来说,与地铁工程建设和周边物业开发紧密结合,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充分利用地铁聚集的人气,提升商业价值,才能有效提高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3]。

2.2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建议

地铁建设与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及土地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资源经营及利用模式。沿线站点的综合开发有利于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区域发展;实现地铁和商业经营性空间的客流互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规模化、多元化、一体化和人性化是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的发展趋势。站点综合开发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前期设计工作线路的复杂性,用地、物业、车站三个层面,规划、策划、设计三条线索相互交叠,形成站点综合开发的工作线路网络。

具体建议有三点,一是提出统筹规划,分区定位,特色化差异发展;二是建立公交衔接一体化,优化车站的布局形式;三是实施分期衔接的开发策略。在梳理全线可开发空间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站点提出具体的开发设计概念。

3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模式分类

3.1台湾模式

主要以地铁建设为中心,衍伸了商业据点、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创造了一个融合运输、艺文、休闲的优质环境。例如,线形公园、、艺文走廊以及地下街等特有的生活空间。

3.2香港模式

在香港,由于其自身山多地少的自然因素,导致可以开发的土地甚少,但却是商业、金融业以及游乐行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因此,加强它的地铁建设也显得极为重要,针对它的客观特点,其线网和物业开发的计划均是由地铁部门与政府部门共同制订的,并以“地铁和物业”作为主要的战略机制,经过批准后,港铁还需向政府申请开发权,之后才能进行取地,经过取地后,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开放商,由此一来,港铁才能从中获取利润。

香港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是将站点的商业开发与地铁建设运营结合起来,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赢利的地铁公司,也是全世界地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和标杆。

3.3新加坡模式

在新加坡,由于它的土地权基本由政府控制,因此,在其地铁建设方面的程序就相对将容易,只要经过政府许可,其便负责规划全盘的主导线网以及地铁的站点建设,并特许经营。

4地铁建设与地下商业空间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为例,结合具体站点探讨地铁建设中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

武汉地铁4号线总共穿越了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以及青山区等4个城区,经过了武昌繁华的商业区、客流集散中心以及东湖新城开发区,一期途经15个站点,二期途经13个站点,链接武昌和汉阳,串联三大火车站。二期工程从汉阳黄金口站至武昌首义路站,线路全长16.85公里。其主要的地下空间利用理念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车站本身有地下空间开发。例如黄金口站、汉阳火车站、王家湾站以及梅苑小区站。4号线沿线重点车站内均设置不超过100平米的商业网点,车站内设置自动贩售机。个别车站内富余空间作为商业开发,例如,4号线黄金口站为4层高架车站,地面二层,地下二层,地下空间作为设备管理用房及11号线地下站换乘大厅,其余富余空间设置为地下停车场,同时与北侧物业地下室联通,既满足车站造型、功能等要求,又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空间。

二是车站有配线、利用配线上方空间做开发。例如玉龙路站、五里墩站、武昌火车站、钟家村站、青鱼嘴站、园林路站。其中玉龙路站站内设置双存车线,存车线上方空间空间可做为地下商业开发,物业单独设置出入口与周边地块相连接,并通往站厅公共区,有效吸引乘客,提升车站商业价值,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武昌火车站不仅形成了公路长途客运、铁路、地铁、市内公交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而且还结合人防和地下空间、沿线物业的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其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三是车站出入口与周边商业结合。例如王家湾站,处于汉阳商业核心区,出入口对接家乐福、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海天欢乐购商业体以及金马凯旋家居精品广场等,汇聚了超市、百货、家电以及家居等各个行业,此外,王家湾站周边有众多商住楼和居民小区,王家湾站周边的大型商圈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其周边的市民都是王家湾商业圈的潜在消费人群。

结束语

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具有充分发挥“地下经济”的优势、实现地铁和地下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地铁施工形成的关联空间以及组织缓解地面地下的交通压力等重要意义,使地铁车站功能更加完善。但是当前地下空间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及时解决问题,为城市建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乾蕴.我国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9,12(2),12-13.

[2]杨帆.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初探[J].东南大学,2009,9(7),21-22.

[3]赖东风.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77-79.

上一篇:道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问题以及对策 下一篇: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