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上的致富路

时间:2022-09-09 03:14:57

3月的一天,暖阳铺在武隆县火炉镇岩峰村。41岁的杨隧华正忙着给乡亲们分发当归种苗。

对这种并不熟悉的药材,乡亲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很多问题。杨隧华一一解答,末了还加上一句“不信?网上可以查!”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网上可以查”成了这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领头人的口头禅。“触网”让他对各地中药材市场的行情了如指掌,而网上的海量销售信息也让药材种植户们不再为销路担忧。

敢问路在何方?

“触网”以前,杨隧华家里的几亩苞谷成熟了也卖不出去,只能拿来喂猪。那时,全村乡亲和他差不多,对农产品市场上的供销行情一无所知。种什么完全是跟着感觉走,农产品通常只能在镇上或是县城销售。“以前,找销路全靠打听,常常只有一两家买主,价格他们说了算。”杨隧华说,“为此,乡亲们吃过不少亏。”

杨隧华所在的火炉镇有14个村,人口32000多人。这里山林连绵、丘陵起伏,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但由于山高路远、信息闭塞,在销售环节上,当地农产品陷入了信息不对称的困局。

像这样抱着金娃娃受穷的局面,在武隆县境内比比皆是。

武隆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为此愁得抓破了头皮。他们决定帮助乡亲们找到一条路,这条路要告诉大家“市场上什么卖得最好”和“哪里可以卖出好价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乡亲们才能把握市场脉动,让产销环节顺畅起来。

这条路在哪?

“就借助‘信息高速路’!”焦头烂额之际,县扶贫办想到了互联网。县扶贫办主任李庆怀相信,通过成本低、功能多、简单易用的卫星宽带,网上的产销信息可以为农户提供参考。

这并不是空想。2007年,武隆县扶贫办就建立了全国首家扶贫爱心网,成为当地开展大规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前奏。2008年7月,武隆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信息化扶贫工程试点县,信息路开始铺设进村。

打通信息路

2008年10月,武隆县信息化扶贫工程启动以后,县委、县政府将铺设信息路作为扶贫的重要项目。在这座由政府搭建的致富平台上,各部门、各乡镇为乡亲们拓展销售之路。

火炉镇副镇长石玉玺再也坐不住了。“乡亲们急需可靠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而网上就有。”分管扶贫工作的他开始琢磨,“如何让从没摸过电脑的乡亲尽快‘触网’?”

为这,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信息化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石玉玺和镇扶贫办干部、相关村三职干部直接参与其中。随后,石玉玺和组员们开始在镇上东奔西走“攒”电脑。镇上学校的电脑教室被借了过来,在课余时间作为村民电脑培训教室。一同被借过来的,还有学校计算机课的老师。保峰村、岩峰村、后槽村等几个电脑培训点也陆续建立。随着卫星设备安装到位,镇上逐渐具备了供2400多人同时上网的能力。

硬件到位后,全县的首个农民电脑培训班开学。从2009年6月到2010年3月,火炉镇共举办12期培训班,培训农民上千人次。现在,火炉镇14个行政村中已有十个村覆盖了宽带,剩下的四个村也将在今年内实现覆盖。而信息路也成为和“扶贫公路”、“产业化之路”并列的致富路。

键盘上的致富路

随着一期期培训班的结业,越来越多的乡亲学会了上网。从网上,他们知道了如何查询农副产品价格和供给需求,也知道了生猪、土鸡、山羊等牲畜何时才卖得好……

石玉玺很高兴,因为他看到信息路开始给乡亲们带来实惠。

杨隧华就是受惠者之一。2009年,刚从培训班结业的他从网上了解到,中药材当归市场需求旺盛。于是,他决定在村里推广当归种植。到今年3月,杨隧华领头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岩峰村推广了1500多亩当归,而镇政府鼓励他今年内将这个数字变成2000亩。他期待着这些当归以每公斤一元钱的价格卖出去,变成30多万元的收入。

信息路的致富效应,在武隆其他乡镇也开始显现。

双河乡木根村拥有良好自然条件,适宜蔬菜种植。政府给村民培训了上网技术,又指导他们把投资信息发到网上。2009年4月,一家来自湖北的蔬菜公司被吸引来了。这家公司决定投资武隆双河乡木根村,和农户合作建立250亩优质番茄、辣椒基地,仅番茄一项每亩预计产值就超过5000元。

土坎镇关滩村也在网上“网”住了重庆九间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承包农民土地建立金银花种苗培育基地,并聘用当地农民务工。现在,关滩村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已有100余亩,农民预计收入十万元左右。

如今,通过政府网络引导,武隆的高山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到了22.73万亩,同比增长了59.5%。在已经实现网络覆盖的60个村,已有80%的农户从中获益。而今,大山里的信息致富路,正越来越宽……

上一篇:县委书记卖鸡 下一篇:公租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