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走轨 无轨出轨

时间:2022-09-09 02:51:04

遇到没有轨道的路,就爬下轨道自己跑,这是法国山地城市南锡的出轨巴士系统。

架设在固定轨道上,以输电线供电、驱动牵引电动机―这种旧式的有轨巴士不是南锡所需要的。

南锡位于法国东部洛林地区,高原地形,地段坡度大。它需要“双模双待”的,能“出轨”的导轨巴士,在利于修建轨道的地方走轨道,在不利于修建轨道的地方,能自己爬下轨道,像普通巴士一样在普通路面行驶,直到有轨道的地方再爬回去。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生产的胶轮导轨巴士满足了南锡的需求。

复杂地形专用

翻看20世纪初的百科全书,你会发现导轨巴士被定义为一种由司机控制以接受外来媒介导向行驶的巴士系统,通常是使用导轮进行物理上的引导。最早期的导轨巴士是在传统巴士的车轮附近安装水平的导轮,倚着垂直的街道路边石进行导向。而后来普及开来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固定的铁轨导向的交通工具。1998年,庞巴迪的技术员们让导轨电车学会“出轨”,为庞巴迪赢得南锡的订单。

赢得订单的改进主要来自导轨和钢轮。庞巴迪引入由铁路运输的轨道衍生出的导轨,单一条导轨与位于车辆中央的导轮相配合引导车辆的移动方向,但推动车辆的角色依然由与导轮同轴的轮子担任―采用滑轮式的车轮作为导轮垂直地附在导轨上。两个导轮从两侧夹住导轨,将车辆固定在导轨上,电车的导轮则以不同形式将导轨“套”着移动。其轨道由类似于公路的行车道和一条用于引导车辆的铁轨组成,并且这引导车辆的铁轨是内嵌进地面的。不像地铁、轻轨那样要进行大规模轨道铺设,也不会影响其他汽车的运行。据说,还顺带解决了成本问题,铺一根轨道怎么也比铺两根便宜吧。

单根内嵌式的铁轨让南锡的政府议员很倾心,因为南锡新修的这条线路要通过他们管理的辖区,他们可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内遍布钢轨。谁都不愿看到光洁的市政路面多上一条有碍市容的疤痕。

下一个问题是坡度。南锡地处高原,如果是普通的钢轮,爬坡有一定难度。庞巴迪的工程师抛弃了传统的钢轮,改用了和普通巴士一样的胶轮。胶轮与钢轮相比,拥有更小的转向辐度,能上坡度13%的斜坡。

将胶轮用于有轨巴士,并不是由庞巴迪发明,最早可能是米其林那款拥有充气橡胶踏面车轮的客车,这辆客车甚至出口到当时法属的滇越铁路,现在还展示于昆明的铁路博物馆。1951年,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及车辆制造商雷诺合作,共同开发钢轮加装胶轮技术,经历了5年的封闭测试后,于1956年巴黎地铁11号线闪亮登场,成为全球首个胶轮路轨公共集体运输铁路线。巴黎地铁11号线原本是为了取代旧有的Belleville登山缆车而建造的,这里因其路线的陡峭度成为胶轮路轨系统的优先加装对象。

能出轨,更灵活

胶轮还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有轨巴士出轨,在普通的路面行驶,二是部分解决了噪音问题,庞巴迪的方案又得到了加分。碰巧,1998年正直混合动力的无轨电车越来越不可靠,南锡的官员们想彻底换掉它们。因此,当庞巴迪推销员来敲门,南锡规划者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既能满足南锡的实际情况,又能保留原有系统的基础设施。

很快,南锡就有了一辆“出轨巴士”。它由法国兴业德运输公司承建,总长度24.5米,40个座位,105个站位。利用了原有的电车网络。其触网是双线的。车辆动力主要来自于电动机(300kw),但也装备有柴油发动机(200kw),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备用。设计看起来和普通巴士没太大区别,除了轮子是内嵌式的。和其他有轨巴士不同的是,它有后视车镜,还有方向盘 ,虽然很少被使用。

然而,在南锡的这次尝试,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自从2000年12月开始为南锡市民服务,不到4个月的时间,这辆巴士差点就给市民的唾沫淹死了。

在部分没有导轨的线路上到达站点时,车辆底下的导轮要收放,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损耗。而且运营商因为不得不在进入和驶离这些地方时在导轨和无轨之间切换,所以承担了昂贵的运营成本。

除此以外,有轨电车的宽度通常在2.4到2.65米之间,而庞巴迪导轨电车的宽度仅仅只有2. 2米。在客流高峰时,列车轻易就饱和。在南锡开通的第一天,早高峰时间,不少乘客不得不等候2到3列车之后才能上车。这种情形对于放弃私家车而改乘公共交通的人是不能接受的。

导轨系统的存在也使得运行舒适度降低。在水泥地面板块交界处,乘客可以感受到胶轮驶过的感觉,他们觉得这个系统的舒适度远远低于现代有轨电车,仅仅相当于公共汽车的程度。

南锡的“出轨”巴士的胶轮似乎也没有显示出预期的爬坡优势。庞巴迪最初声称其最大爬坡能力到达13%。但比起传统的有轨电车,这还不能算是一个进步。长期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传统有轨电车的爬坡能力是和动拖比(动力轴百分数)成正比的。例如,在德国维尔茨堡的有轨电车,如果动拖比达到100%的话,爬坡性能可以达到9%。同样,在奥地利格蒙登的Combino有轨电车,在100%动拖比的情况下,也可以爬上10%的坡度,并不比南锡的“出轨”巴士差多少。此外,雪地行驶也是“出轨”巴士的硬伤,每逢大雪天,它只能呆在车库。

这些缺点都是目前对出轨巴士的实际应用仍然停留在尝试阶段的原因。

上一篇:枪争一口“气” 下一篇:亲爱的,你被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