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墩滑模与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9 10:50:59

桥梁高墩滑模与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滑模与爬模施工工艺及特点进行了简要地阐述,从而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桥梁高墩滑模与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旨在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高墩施工;滑模工艺;爬模工艺;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不断改善了路桥项目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为工程进度的加快、质量的保障、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路桥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其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1 滑模与爬模施工工艺及特点

1.1 滑模施工工艺和特点

(1)滑模施工工艺。桥梁滑模施工时桥梁施工中一种很重要的施工方法。滑模主要工作的方式是通过利用爬升式的千斤顶,向上不断提升滑动的模板而开展工作。高墩滑模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人员来操作施工,保障施工质量。采用滑模施工,所占土地较少,比较节省施工材料,成本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2)滑模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可以连续性的施工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并且滑模的构造比较简单,施工的速度较快,安全程度和工程质量都比较高。滑模装置结构布置有专一性的特点,因此在桥梁高墩的施工过程中滑模施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

1.2 爬模施工工艺和特点

(1)爬模施工工艺。在高墩爬模施工中,爬模是由模板、液压提升、操作平台等系统共同组合而成。模板系统是通过把定型的大钢模板和穿墙螺栓、角模和钢背楞以及铸钢垫片等组合在一起而成。液压提升系统是提升架立柱和横梁以及斜撑等共组的相互组合。

(2)爬模工艺特点。爬模施工的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一边爬升一边进行浇筑,可以有效的保证高墩整体性,爬模装置与液压等设备还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进度。

1.3 滑模与爬模施工工艺比较

2 桥梁高墩滑模与爬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2.1 工程简介

某城市的跨河工程,桥长9km,桥梁中心里程为DK706+909.11,共175个墩柱,其中高度超过22m的空心墩柱168个。高墩施工中主要是应用滑模与爬模工艺满足桥墩高度施工。

2.2 滑模施工工艺应用效果分析

2.2.1 滑模构造

滑模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提升设备、模板控制系统、系统操作平台。模板主要由薄钢板制作,包括模板围圈等多种设施。在提升设备中,可将提升设备细化为多个方面,包括提升架、油泵及其控制系统等。而系统操作平台主要由混凝土平台、操作平台等组成。

2.2.2 滑模施工工艺

在安装滑模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清洗承台,去除相关杂物之后再进行放线、找平,合格后安装承台。其次,安装上下围圈与提升架。应优先组装提升架,保证施工人员能在同一平面内可看到立柱与横梁;应设置牢固的节点,并根据节点信息将提升架安装自设计位置;在安装围圈时,按照自上而下的安装顺序即可,但要严格控制相邻两个围圈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70cm。最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控制模板下皮与下围距之间的距离,见图1。

2.2.3 滑模施工工艺应用分析

(1)在本工程施工建设中,钢筋绑扎高度大于每次所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一般情况下,每4m绑扎以此。为保证钢筋绑扎的外形比例符合相关标准,在绑扎过程中可实施具有操作性的定位处理:在墩身钢筋直线段定位模具,并沿纵、横两个方向绑扎φ16螺纹钢,两侧的圆端形部分可言圆心向圆周绑扎数个扇形。每(3±1)m高度设置一道定位钢筋,钢筋的中心与墩身中心保持一致。

(2)在混凝土浇筑时,按照滑升的相关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工序:在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滑升高度,一般情况下,按照30cm标准控制每一阶段的滑升高度,并控制滑升高度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时间控制在100~120min之间;也要对每天的滑升高度进行控制。在滑升过程中,控制砼浇筑程序。将爬升工具预埋在墩身四角。可使用八根钢管,每根钢管的直径为(50±6)mm;为获得更好的钢管固定效果,需要焊接钢管与环筋。

2.3 爬模施工工艺应用效果分析

2.3.1 测量施工

在组装模板之后,测量墩身中性点与施工定点之间的距离。本工程在测量该距离时,采用激光准直仪,有效满足了施工中距离测量的需要。但对于其他施工单位而言,为保证墩身结构符合相关设计要求,需要进一步复核激光准直仪的测试点,并在整个复核过程中正确使用全站仪。

2.3.2 钢筋施工

选择科学的连接钢筋接头方式,降低钢筋使用量,加快施工速度。在传统施工中,采用电渣焊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因此本工程在施工中,采用CBR连接技术不但减少工作量,也能在地面上完成钢筋接头焊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果,因此,必须要选

择合理的钢筋施工技术。

2.3.3 爬模拆除

爬模到达墩身顶部时,需要拆除爬模。其拆除顺序为:先拆除模型段,后拆除承力架段。若在检修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可将爬模保存起来,用于下一阶段使用。

2.3.4 爬模施工技术要点

使用分层浇筑方法,控制每一阶段的混凝土厚度。爬模中,要根据相关位置要求,合理安装各种预埋件,并保证不会出现其他质量问题。拆除液压爬模时,应先向后移动模板,之后再整体移除支架。需要在落地之后再开始支架拆卸的工作,并在拆卸过程中遵守节约的原则,尽量不破坏支架的零部件。完成液压爬模最后一节的浇筑处理后,进行解体。若想实现自爬模的独立爬升操作,可依靠液压油缸设备,为爬升架提供一种力,促使导轨与爬架相互上升,见图2。

3 结语

综上所述,滑模与爬模施工在桥梁高墩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造价、提升效益的目标,这对于减少桥梁施工安全隐患,因此,值得在路桥施工企业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凡杰.滑模与爬模施工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13( 6):69-71.

[2]潘华应.桥梁高墩施工中滑模和爬模施工工艺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4):9-10.

上一篇: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法初探 下一篇:施工中住宅楼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