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趋势与思路

时间:2022-09-09 10:04:25

关于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趋势与思路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比重。其原因在于发展林业对于国民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产品;林业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林业通过提供木材等物质产品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经济林业;发展趋势;思路

1 引言

为实现经济林的高产优质发展就要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是指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商品生产,产品绿色化的科学经营体制,经济林的产业化包括前阶段的栽培产业化和后阶段的加工产业化。经济林的产业化可建设发达的果品产业体系,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要逐级政府加强领导,完善产业化建设机制,大力开展政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从资金、技术、人员、税费、服务等各方面构建产业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制定科学的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重点上,大力培育壮大经济林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化。

2 我国经济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经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以林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重复建设问题居多,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同时,一些区域的资源型城市,所有制结构更是缺乏合理性,采掘工业中的国有企业又是主干城市的经济主体,而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及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甚多,经济结构发展也相对不平衡。林业企业继而还伴有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的非合理化产业结构,使生产效率下滑,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大发展。

其次,经济林业的基础设施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基础建设进步很大,但总体看,由于底子薄、起步迟、建设速度慢、现状距离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如" 三防" 体系建设(防火,病虫害,公安),“ 四站” 建设(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种苗站和木材检查站),林业科研,教育,森林资源监测及林业信息建设均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并形成体系。设备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林业基础建设的发展,林业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装备上普遍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要落后十多年甚至数十年。首先是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我们还不能设计生产,主要是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所以我国林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始终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

3 我国经济林业发展的建议

首先,要优化经济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林业的健康发展。要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战略改组,扩大产业规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技术改进力度,实现企业提档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另外还要强化布局调整,合理配置资源,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和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特色产品,推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林业特色经济,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一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二是充分利用林业山特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林区中草药资源,大力发展医药制造业。

最后,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经济林业的创新程度。林业经济发展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弱项,林业经济不仅仅是开采林业资源,还有对林业经济进行深加工,林业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里边有所有经济门类所需要的资源,林业经济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前提是我们的林业能够进行科技创新,能够现在现有的条件下,让更多的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不再单纯的靠砍伐数目来维持林业经济,林业经济在很多领域都有高附加产品。实现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要加强科技创新,全面地支持建立林业产品的示范基地及园区,以便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

4 结语

在经济林的发展过程中,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科学种植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配套建设果品的深加工行业,促进二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林产业化程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山地经济林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2]王立杰,周美林.经济林旱作栽培技术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2).

上一篇:寒地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治脚气药这么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