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9-09 09:55:43

82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 回顾性分析了 82 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过程,提出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皮肤护理;合理的安排运动与休息;做好出院指导可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 病毒性乙型肝炎;糖尿病;观察与护理

82 cases of viral hepatitis B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HENG Wei.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Chengdu 610061,China

【Abstrac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2 cases of viral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process.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are, diet car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sulin therapy, skin care,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exercise and rest will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Viral hepatitis B; Diabetes;Nurse

作者单位:610061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病毒性乙型肝炎可造成机体肝细胞的损伤,导致糖代谢发生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两者相互影响,预后较差。在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并发的糖尿病随肝炎病情的好转而好转,血糖、尿糖也恢复正常,但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的糖尿病常使原有病情复杂化,治疗更棘手,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因此,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而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诊治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病科共收治82 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82 例,男 49 例,女 33 例。年龄 36~75 岁,平均 58 岁,平均住院天数 22 d。

1.2 诊断标准 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会议修改方案,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代偿期54例,活动期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7例,失代偿期肝癌术后8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85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82例均伴有2型糖尿病。

1.3 治疗方法

以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为主,糖尿病治疗为辅。肝炎治疗:卧床休息,保肝、减黄、改善微循环,肝硬化及慢性重型者,在护肝同时予以对症处理。糖尿病治疗以饮食治疗为基础,配合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许多肝炎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够,且多因症状不典型,在住院前并不清楚自己患了糖尿病,后经入院检查才发现血、尿糖水平高,更由于肝炎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病情易出现反复,患者精神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常出现抑郁情绪,担心疾病预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并根据病情讲解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饮食、转归,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 让患者正确认识肝炎和糖尿病,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2.2 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措施,慢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长期受损,需高能量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而糖尿病患者则需低糖、优质蛋白质饮食,故合理安排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在 82 例患者中,笔者依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进行护理:⒀对于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的患者,由于患者肝脏病情较轻,可按正规糖尿病饮食进行护理,以早、中、晚(1/5、2/5、2/5)分配三餐热量;②对于乙型肝炎慢性中、重度以及肝硬化活动期的患者,由于肝脏损害较严重,患者多伴有明显乏力、纳差、厌油等消化道症状,自身饮食状况较差,可不严格按糖尿病饮食治疗,应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③对于重症肝炎有肝昏迷倾向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人量,以减少肠道氨的来源,进食不足的可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热量。在此基础上,饮食成分必须维持正常代谢及营养,蛋白质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 %~5 %,脂肪占 20 %~25 %,碳水化合物占 60 %~65 %,并应含有充足的维生素B、维生素C及无机盐,并根据体质量、血糖、尿糖变化调整。饮食上避免食用煎、炸、烤类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以免引起肝细胞损伤,加重病情。同时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培养患者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

2.3 血糖监测 为了检查患者的饮食、治疗等是否对血糖控制良好,以此来降低发生血糖过高或过低的危险,血糖监测是最常见、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可准确地反映出患者血糖的即时水平。血糖监测的次数及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作为调整治疗措施的依据。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只要达到以下标准同时又不发生低血糖,就认为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 4.0~8.0 mmol/L,餐后2 h血糖 6.0~10.0 mmol/L,任何其他时间血糖 10.0 mmol/L。

2.4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应选择皮下注射,双上臂外侧、腹部两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都可作为注射点,宜选择皮肤比较疏松部位。每次要改变注射部位,以防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应掌握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的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置泵的准备:宜选择脐周输注部位,避开腰带或内衣边线处;置泵后3~5 d,每天测三餐前30 min、餐后2 h及凌晨3 h血糖,病情稳定后可依据情况适当减少血糖的监测次数;做好穿刺部位皮肤观察,输注部位每周更换1 次。

2.5 皮肤护理 乙型肝炎患者由于胆盐沉积易引起皮肤搔痒,须禁用对皮肤有刺激的外用药。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主要强调减少刺激,防止抓伤,预防感染。由于其周围神经病变造成温觉减退,因此应每天观察足部皮肤变化,冬季注意保暖,经常按摩足部,洗脚时水温不可太热,避免发生烫伤,继发感染。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多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皮肤破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6 休息与运动 适当锻炼可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但肝炎患者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措施如下:①患者肝功能异常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待症状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②缓解期的患者宜劳逸结合,以免长期卧床加重精神负担。运动形式可选择散步、做操、打拳等不剧烈运动为主,2次/d,20 min/次,时间宜在饭后1 h开始,以免饭前引起低血糖。

3 结果

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疗效令人满意。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生化结果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生化指标变化 (mmol/L)

入院时出院时

范围中位值范围 中位值

P值

空腹血糖 6.2~26.9 7.83.2~14.84.7

餐后2 h血糖9.3~29.917.5 8.0~16.68.9

总胆红素11.7~357.9 56.810.3~219.5 17.1

谷丙转氨酶29.1~249.9 50.119.7~98.438.2>0.05

尿素氮6.7~226.9 13.6 2.0~14.93.8

4 出院指导

4.1 用药指导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肝功恢复正常后尽量不使用护肝降酶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忌酒戒烟,预防感冒,以免病情加重。降糖药物须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由于大多数可损伤肝脏,故口服降糖药物对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适用。临床上一般使用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应放在4 ℃的冰箱内,注意避免污染。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掌握简单注射技术。注射后30 min内应进食,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4.2 定期复查

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每周进行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如感觉不适尽快到医院复诊。

5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仍以护肝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应用范围较为局限,尤其是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较差,往往无法根治。而糖尿病亦是慢性病,根治较难。而且由于降糖药物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而抗病毒药物可影响血糖,故大多数患者血糖控制差,肝功能恢复不满意,二者在治疗上存在着矛盾,影响了疾病的转归。

当病毒性乙型肝炎复发,肝功能发生异常时会导致患者血糖发生改变,同时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导致肝功能发生异常,转氨酶及胆红素有升高的危险,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同时针对肝炎和糖尿病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年龄、病情情况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患者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鼓励患者适度地参加家务劳动,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使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增强。

参 考 文 献

[1] 李桂华,李洁慧.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护理.护理研究,2003,17(1):37.

[2] 李学勤,张金凤,蔡伯琴.2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哈尔滨医药,2004,24(5):75-77.

[3] 刘淑娥,肖月.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3):152-155.

[4] 赵平,王江滨.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协同作用.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的国外医学-消化系统分册,2003,23(4):255-256.

[5] 郭红亮,刘明洁.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

[6] 黄赛男,龚红菲.乙肝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当代护士,2006,8:51-53.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的... 下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