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政治课堂教学程序,促进学生能力素养提高

时间:2022-09-09 09:52:49

简化政治课堂教学程序,促进学生能力素养提高

随着2010年江苏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落幕,面对学生在政治学科取得的优异成绩。笔者对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如何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进行了反思,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教学,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有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设置

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巧妙地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可运用故事式、漫画式、歌曲或语言描述情境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把政治课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实用化,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真实的学习场景,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情境中。

二、问题展示

上课前教师最好将书本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加以展示。问题的设置应中心明确,难易适度,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最好是选择教材中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使学生根据课本或者稍做思考就能找到答案,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三、探究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时,应预先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小组讨论方向和目标。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然后由教师通过小组长向学生收集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最后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根据小组反馈的共性问题做重点的讲评,使得精讲精练和教学目的针对性得到更好的落实与保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不断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

四、阅读教材。整理知识

教师应该对学生如何学好本堂课内容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看教科书的习惯,然后以要求为线索落实课文内容。在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弄清本节课哪些内容要识记,哪些内容要领会、理解,哪些内容要学会分析或应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教材知识采用各自喜欢的方法(描述法、网络法和表格法)进行整理,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系统。

五、讲清问题。导向实践

教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要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及时抛出答案,引导学生从“答案是什么”走向“为什么是这答案”,查找问题所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讲清某章某节的基本知识,而是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理解、归纳的能力。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容联系具体实际,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国内外大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凸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下一篇:巧用课堂用语 创造和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