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9 09:21:16

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水是自然环境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水,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水圈运动的主要方式,是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载体。洋流知识属于地理学基础知识。这节教材在内容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洋流的学习必须要在之前地转偏向力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掌握洋流的分布对理解航海、沿岸气候及渔场产生的影响,理解第三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复习旧知,建立高中地理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理解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这节内容面向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上课比较活跃,能够积极发言,热情参与,学习兴趣较高。从知识构成来看,学生有一些海洋有关的知识,但是初中的学习一般仅限于蜻蜓点水,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理论性的知识则更加少。学生进入高中已经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已经了解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特点,比较重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掌握。之前已经学习了岩石圈和大气圈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对洋流的学习和理解尤其重要。同时,高一学生也基本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洋流的概念,理解洋流(风海流)的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能通过读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拓展得出大洋表层洋流运动的动力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结合影响因素绘制出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并归纳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点,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风带和洋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和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画图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上一篇:谈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下一篇:“四位一体”提升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