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飘香暖意浓

时间:2022-09-09 08:54:30

天气逐渐转冷,栗子却慢慢火起来了,到处都可以看到栗子的身影,一会是被人们捧在手心的香气扑鼻的糖炒栗子,一会又和鸡块结伴出现在盘子里,或是被制成栗子泥做成糕点。

栗子的营养价值

生逢其时

因品种和产地不同,栗子的成熟时节一般在每年的9-10月份,经采收、处理后就可上市,算是秋冬时节的应季食品,新鲜有营养,口感又佳,所以深受欢迎。

营养丰富

栗子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2、C、钙、磷、钾等多种营养素。

栗子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约占85%,和米、面相似,但栗子中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维生素E含量要多于米、面。

到了严冬,人体需要更多的营养素来增强御寒能力。

首先需要充足的能量,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此外因寒冷气候使机体内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饮食中需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B2(核黄素)可防止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栗子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容易消化吸收,供给机体能量,并能帮助脂肪代谢;栗子的维生素B2含量是大米的4倍,栗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坚果中也是名列前茅。

中医观点

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的功效。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

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在膳食中应多吃热性、温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栗子性温、有壮腰补肾的功效,在冬天食用,可以补助阳气,增加御寒能力。

此外,栗子还能养胃健脾,为冬季进补打好基础,否则那些补品也不能很好的被吸收。如脾胃不好、脾虚消化不良的人,进补后容易发生腹胀、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现象,而胃寒的人,进补后因为消化不了,会发生腹痛。适量食用栗子则能增加食欲,调理肠胃,既有助于脾胃虚寒所致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也适合调理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

不过,栗子虽好,但食用时也需注意。首先要适量,每天10个,多吃难以消化,易伤脾胃。其次,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时要适量减少主食的量,因为栗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消化吸收后会引起血糖升高,影响病情。

栗子美味食谱

芝麻栗子粥

芝麻50克,栗子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栗子、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

栗子糊

栗子500克,白糖适量。将栗子去皮壳,晾干磨粉。取适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为糊,调入白糖即可。

栗子炖乌骨鸡

鲜栗子10枚,乌骨母鸡一只。鲜栗子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将乌骨鸡、栗子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一块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食盐,最好不要放味精,即可食用。

栗子烧白菜

生栗子300克,大白菜500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各适量。栗子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切长条块;锅内放入花生油烧热,下栗子略炸后,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白菜略炸,放人栗子,加清水、酱油、精盐、白糖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烧至熟透,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上一篇:冬日拯救肌肤四大问题 下一篇:难缠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