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五轻五重现象

时间:2022-09-09 08:32:03

剖析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五轻五重现象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整个语文教学和语文高考、中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教学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直接外显为学生个人的语文素质。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我们在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国内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时却发现,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普遍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存在着突出的五重五轻现象,它明显地制约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计划上:重眼前,轻长远,缺乏中长期计划和目标

目前,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其作文教学都没有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要求来安排,在教学计划上,没有一个写作教学的系统计划,写作训练缺乏循序渐进,渐次提高的梯度。具体表现为:

1.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计划。所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写作练习与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则成为了阅读教学的附庸,例如,教学叙事抒情散文单元,学课文之后便让学生以抒发“亲情”为对象,写抒发爱父母、老师、同学的亲情文章。这样的教学安排作为作文单项训练未尝不可,但如果为了配合阅读教学而置学生的写作现状于不顾,不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具体的引导,不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点拨指导,不对学生整个学期乃至初中三年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与能力加以全盘考虑,则是有欠妥善的。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对作文的整体要求不够了解,写什么丢什么,走马观花,过目即忘。

2.没有写作的着重点,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在作文练习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地下放。在学生的写作基础根本未达到应有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却以全套标准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例如,初一上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作文教文学应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写人抓住重点,突出特征,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而多数教师在作文课上却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每次考场作文都将“深刻”、“丰富”、“有文采”、“生动形象”、“有创新见解”、“点题扣题”等作为评分标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就会与日俱增。这种不顾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没有根据整体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作文教学,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中三年都在讲审题、立意、选材的现象,这样,学生听烦了,老师也讲腻了,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二、作文素材上:重编造、轻体验,造成生活与写作脱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老师的写作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要求学生的作文写一些所谓的现代的、时髦的题材,致使他们的写作内容缺少生活体验,而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例如,明明是农村学校,教师却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月台有感”、“大厦抒怀”之类的文章,学生既没有亲身的生活体验,也很少接触这方面的题材,作文时难免就会文思枯竭,望教室天花板而兴叹,而难以成篇;有的学生则胡编乱造,硬挤强凑,自然是套话、空话连篇,毫无亲身感受,毫无写作对象的特点。这种情况造成了生活与写作脱节的不和谐现象,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渠道上:重课内,轻课外,缺乏对生活和写作素材的观察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作文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力求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正确的。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按课时计划,每周只有两课时的作文教学,这显然是不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要靠日常的积累,而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和提炼技巧,要靠生活的观察和社会实践等因素来丰富作文素材。从目前的一些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来看,重课内,轻课外,在课外对生活和写作素材缺乏仔细观察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大多数教师对作文的指导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教学也只能在讲清题目要求和启发提示一番之后,就让学生动笔写作文。这样,学生就脱离了生活的实践和观察思考,在课堂作文时往往无话可写,乱咬笔头。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把作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作文教法上:重模仿,轻创新,缺乏新鲜的活力和独特见地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使之学会分析与提炼生活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它只是手段,而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才是目的。我们发现,一些老师为了快速地提高所教学生的写作成绩,往往一味地教他们机械地模仿名人范文,这样下来,学生的作文要么是“一个小人样,一副大人腔”,显得未大先熟,过于成人化;要么就是千人一面,毫无自己的独立思考,缺乏独特的见地。

五、作文反馈上:重指导,轻评价,缺乏作文持续发展的客观评判

很多教师都把作文教学的力量花费在指导上,而忽略了作文评价。当然,没有很好的作文指导,学生也不可能写出好作文,但作文的评价也很重要。叶圣陶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在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能起到反馈和规范的作用。在每次作文中,学生必然存在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怎样的注意,又应怎样来解决,都要靠作文评价来指出。因此,教师必须在作文评价上下大功夫,以使评价真正发挥作用,并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