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时间:2022-09-09 07:49:17

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摘 要:一直以来,剑麻都是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其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自产剑麻的纤维物质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需要,因此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剑麻。所以,探究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剑麻生产现状,探究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 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1.1 基肥足量,选苗得当

基肥养分高低是影响剑麻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下足基肥则可确保剑麻能获得生长所需的养分,为剑麻正常生长提供重要保障。一般常用猪屎或是鸡屎拌以钙镁磷肥或塘泥、滤泥等一同沤制半个月作为剑麻基肥。基肥主要以穴施为主,即在每穴中投放5.0 kg基肥,同时将基肥与泥土搅拌使用,在定植株时要避免麻头与肥料直接接触,避免伤根情况的出现。

剑麻苗的选择十分严格,要求麻头足够大、麻片要厚实、幼苗粗壮且幼,而且必须确保麻苗正常无病。通常会选择苗龄在一年内、且重量约3―4 kg的幼苗进行培植。麻苗种植最佳时间为该年9月到次年4月,避免在5―8月这种多雨高温时期种植,因此此时期病菌感染情况严重。麻苗种植时还需要进行浅种、扶正与泥土压实,以确保麻苗形态是正直、稳齐的。麻苗植株间距要严格控制在1.0 m×1.0 m,若是大行距则控制在3.5 m―4.0 m。

1.2 定期管理麻田

一般来说,山地剑麻田的杂草生长速度极快,尤其在4―8月的高温多雨季节杂草更是疯长,往往很快就完全阻挡麻苗生长所需的阳光照射,严重影响麻苗的生长。因此,定期管理麻田,铲草灭荒十分必要。

幼苗生长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灭荒,正常来说一年灭荒2―3次,分别在春夏季1―2次,秋冬季只需1次;而开割麻苗则每年1―2次。就目前而言,最常用的铲草灭荒方法有两种,即人工法与药物处理法。由于人工法成本高,每铲草1亩地则要花费40―50元,且人工法铲草不彻底,杂草很快就会长出,因此目前常用药物处理法铲草灭荒。常用的药物为蔗草灭与二甲四氯钠,平均每铲草1亩地只需花费23元,除草效果极佳,一般每年喷3次则可完全控制草荒情况,节约了种植成本,提高麻苗产量。

由于剑麻需浅根种植且根部好气,因此种植过程可以通过中耕松土断根的方法,保持土壤处于疏松状态,通气良好,促进剑麻根部生长发育良好,增强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

另外,培土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层,进一步改良土壤性质,保持土壤的疏松状态。而开割麻苗的重点就是培土,因此最好将培土与压青结合起来进行。而且,也要对麻园间内进行培土,培土厚度应高于20 cm,通常在早春肥料施放完成后才进行培土。

最后,新种植的1―2年的剑麻幼苗要注意进行割脚叶,山地的枯枝败叶要及时清除干净,以节约土壤水分与养分,避免浪费。另一方面,麻田应当设置排水沟,防止麻田积水以免产生病害,影响麻苗的生长。

1.3 合理施肥

剑麻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要,化学肥料为辅助,合理施肥。有机肥料包括猪屎、滤泥、鸡屎、塘泥,经过沤制后施用效果较好;化学肥料包括氮、磷、钾、镁、钙化合物的合理搭配。施加化学肥料时,避免某一元素过多施肥,这对剑麻的生长会带来消极影响,尤其一旦氮肥施加不当,则会导致剑麻抵抗力下降,易被病害感染。化学肥料要根据土壤情况、剑麻生长情况去进行适当添加,同时要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加。

幼苗期主要以施加有机肥为主,每亩麻田需要施用有机肥猪屎或鸡屎1000 kg,化学肥料钙镁肥约75 kg。由于剑麻肥料以穴施为主,因此常在小行中间或是两麻株中间开挖50 cm×40 cm×30 cm的穴。另一方面,剑麻开割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土壤养分,一般来说,每亩麻田需要施加猪屎1000 kg,磷镁钾肥100 kg,复合肥80 kg。另外,肥料应均匀撒在宽为40 cm、深为25 cm的长沟里,并让肥料与泥土在里面搅拌均匀,避免肥料养肥集中,伤害麻根的生长。

剑麻较为偏爱钙作物,因此较为适合在弱酸性或偏碱性的土壤里培植生长;其次,由于剑麻纤维钙元素含量较高,每次剑麻开割都会将大量钙元素带走,所以,要注意石灰的添加,石灰的使用可以增强剑麻的抵抗性,提高纤维率。

1.4 科学收割

科学收割是确保剑麻高产稳产的关键,若收割不合理,割叶过多、留叶过少都会影响剑麻的生长,最终影响来年剑麻的产量。目前,最合理的剑麻收割方案当属“双百”收割方案,即每当新种植的麻株长出长度超过100 cm的100片麻片时则进行麻片收割,收割时还要确保麻株上部65―70张叶片,其他部分割掉。

1.5 病害虫害有力防治

剑麻管理的关键就是做好病害虫害的防治工作,在这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工作原则,一旦出现病害虫害,要及时进行有力防治,以确保剑麻生长正常、高产稳产。

就目前而言,影响剑麻生产的病害主要包括有常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斑马纹病与茎腐病,这两种病害都具有极强传染性,且危害性极大。一旦未能处理病害,就会危及整个麻园的产量。病害的防治措施有三个:第一,设置好排水沟,避免麻田积水,影响剑麻产量;第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增强剑麻的抵抗力,提高剑麻产量;第三,及时将患病麻株清除干净,将患病麻株集中烧掉或深埋,同时用托布津或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

剑麻生长的生理病害通常是由于某种元素的缺乏或者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元素缺乏造成的生理病害可通过“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的方法即可解决;而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日夜温差大,导致剑麻叶片出现干枯,这种情况主要通过及时施加磷钾钙肥来解决。

剑麻虫害主要由红蜘蛛引起,红蜘蛛常在剑麻植株附近出现,因此,应注意用不损害剑麻的螨类杀虫剂喷杀红蜘蛛。

2 结束语

事实上,要想提高剑麻的产量,只按照常规栽培方法管理种植剑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栽培剑麻时要注意添加石灰,以提高剑麻的钙质含量,增强植株抵抗性与剑麻纤维的质量;第二,合理收割麻片,最新投产的麻田要严格按照“双百”方案进行麻片收割。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提高剑麻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徐梦娇. 浅谈剑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J]. 中国农业发展. 2013(07)

[2] 余立光. 探析剑麻高产栽培种植原理与技术探究[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5

[3] 梁平汉. 浅析剑麻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及相关实例[J]. 技术与发展. 2009(14)

上一篇:让孩子懂得回报 下一篇:三明城东乡森林防火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