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谒中山陵

时间:2022-09-09 07:42:01

第一次去南京,是1984年10月。那时,我应邀赴苏州参加一个政治理论研讨会,在会前两天于途中在南京下车,当时想参谒的,就是中山陵。

时光荏苒,如今我已年近花甲。今年5月,我有幸再赴南京。这是我第二次去南京,我首先想到的,依旧是紫金山上的中山陵。

26年来,我对南京的印象,静止在幽美的玄武湖、风雅的梧桐树和雄浑的中山陵所构成的美好记忆中。当汽车行驶在由矜持的法国梧桐树静静遮蔽的通往中山陵的道路上时,就像把我引入一幅清美天成的画卷里,眼前的美景深深地把我打动。26年前,就是沿着这条由梧桐树指引的路,让我走近中山陵。

我对中山陵情有独钟,缘于对孙中山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的敬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专制帝制,在他逝后享有紫金山这样一方净土安息,应该是中国民众的福分。为了这次难得的中山陵之行,我刻意准备着每到中山陵一个景点,都要用相机记录下即刻的场景,以便返呼后作此拙文。

汽车停驶在中山陵正南端的陵前广场前。举目四望,眼前已不是我当年来过的景致。半圆形的陵前广场,像一把向南打开的折扇。在“折扇”的边缘,弧形排列着六个长方形的花坛。东西两端的花坛里,各长着一株挺拔的黄杨。当中的4个花坛,各有一株高大的雪松。黄杨和雪松的英姿,为中山陵陵前广场平添了一股豪迈的雄风。

由广场拾级而上,墓道入口处,是一座冲天而立的花岗石牌坊。牌坊上端正中的横楣上,镶嵌有石额一方,上面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因此,这座牌坊又叫“博爱坊”。

穿过博爱坊,直达陵门的墓道分成三道,宽约40米。中道较为宽阔,为水泥路面,左、右二道是柏油路面。

在中山陵墓道的中道和左、右二道之间,由南向北,对称地排列着5对长方形绿化带,其内栽植了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行走在这些挺拔翠绿的松柏之间,心中油然生成一种崇敬之意,脚步不由得踏实而缓慢。

沿着缓坡走过近一里路的墓道,尽头是中山陵的陵门。

陵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平台的左右两边,是修葺整齐的绿色草坪,两边草坪上相互对称地分布着十个近两米高的球形大叶黄杨。其间,还有六棵其状如伞名贵的千头松。在这些造型特别的树木和碧绿色草坪的衬托下,让人感受到的是平台周围异常优美的娴雅景观。

陵门坐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个拱门都装有一扇对开的镂花铜门。陵门南面正中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

陵门之后,是一座用花岗石建造的方形碑亭。碑亭内竖立着高大的石碑,上书三行镏金的文字:中国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石碑的顶端,正反两面各有一枚中国党徽。

环亭四顾,亭的四面各有一个拱门,但只有北侧的拱门下装有石栏,不能通行。游人到此可以凭栏眺望中山陵祭堂的雄姿。

导游告诉我,站在这个石栏边,仰望中山陵祭堂,只见通往祭堂的石阶连成一体,而却看不见石阶间的平台。如果上到石阶顶部再往下看,则看不到一个台阶,而是连成一体的平台。实际上,从碑亭到祭堂前的平台,有八段石阶,共290级。每段石阶间都有一片用花岗石砌成的平台。这就是中山陵设计中的巧妙之处。建筑构思之精到,巧妙天成,无懈可击。

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巨大的紫铜鼎,上面刻有“奉安大典”四个篆字。西侧那座铜鼎的内壁有两个破洞,这是 1937年12月日本空军轰炸中山陵时被炸弹击穿的。

石阶尽头,是第十层平台,也是中山陵的最后一层平台。这里是陵墓的最高处。回首眺望,见陵园的墓道和石阶上,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掩映在绿色林涛之中的碧瓦银墙,与远处的峰峦叠嶂遥相呼应,形成五彩变幻、七色生辉的绚丽景色。仰望北面的紫金山主峰,雾色苍茫,云烟缭绕,气象万千。

从平台进入祭堂,还要再登9级石阶。这样,从陵前广场到达顶层平台的祭堂,一共是 392级石阶。导游说这是因为当时在建造中山陵时,中国的总人口数是3亿9千2百万,把陵园的台阶修成这个数,是为了表达全国民众景仰国父孙中山之意。

我也从别的导游那里听到了另一种版本的解释。他说392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三民主义、九州大地和两个政党。

再往前就是孙中山的祭堂。祭堂正面开着三个拱门,中门大,两侧门略小,都装有镂空花格紫铜门。门楣上方从东到西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阳篆字。中门的上下檐之间,还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金字的直额一方。

祭堂内的地面,用一色的大理石铺成。堂内左右、前后排列着 12根巨大的石柱。祭堂顶部用彩色马赛克磁片镶嵌成党徽图案。东西两面护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孙中山坐像身着长袍,双脚并拢,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显示出一代伟大思想家的渊远睿智。

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墓门有两道,第一道是紫铜保险门,门外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外框,门额上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四字。第二道门是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导游说,平时这扇门开启时,这七个字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墓门关闭时,门上的字才能看见。

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墓壁上装有日光灯,顶上装着反光镜,使墓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

墓室的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谒陵者可以沿着石栏绕墓圹一圈瞻仰。石圹底部用白色瓷片铺地。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真人般大小的孙中山先生卧像,据说孙中山的骨骸就葬在其卧像下。

祭堂外西侧拥壁,有边门可通墓后,墓后为花园,植有梅花、桂花等花木。

在整个参谒过程中,我注意到游客大都含着神色凝重的表情。在这里,没有嬉闹与喧哗,唯有的,是那此伏彼起相机频频闪现的光影。

我曾游览过北京的明十三陵。即使在那样陵园众多而庞大的皇陵区,也很难感受到在参谒中山陵时的崇仰甚或有些敬畏的心境。我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孙中山民主与为公的高尚人格。几代人称孙中山为国父,可见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影响之深远。

雄伟的紫金山,俯视着南京城,滔滔长江在它身边流淌,日夜不止地讴歌孙中山的丰功伟业。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思想,赋予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以更深刻的时代内涵。

从孙中山祭堂前的平台拾级而下,我自觉脚步轻盈了许多,仿佛从参谒中山陵中获取了灵气。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若知道香港澳门回归、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国家正在复兴统一、民主与法治思想正在日益深入人心,他会做怎样的感想?

出得博爱坊,站在陵前广场上回望中山陵,在紫金山的环抱里中山陵显露的恢宏气势,那一泻而下的石级和墓道,陵园四周瀚海汹涌的林涛,游人如织的匆匆身影,这一切构成了浑然天成的中山陵陵区秀美景观。它的灵秀与凝重,会永远留存在每个参谒者的记忆中。

上一篇:大串联时候的那些事(四) 下一篇:“熬”出来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