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长寿新观点

时间:2022-09-09 05:44:46

一些平时看似不重要的生活细节,或是你习以为常的爱好、习惯,都可能影响你的寿命。美国《about》杂志的长寿专栏载文推荐了几剂新的长寿良方。从今天开始,试着逐一实践这份长寿清单,也许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放下筷子吃得慢 “想长寿吗?那就吃慢点吧。”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人们一顿晚餐可以吃三四个小时。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吃一餐饭不少于20分钟,有助消化,避免发胖,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北京抗衰老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在欧洲研究抗衰老课题多年的黄又彭博士表示,当咀嚼食物的次数增多或频率加快时,大脑的血流量也会明显增多,活化大脑皮层,从而延缓衰老。所以,不妨尝试在吃饭时用筷子来夹菜,然后放下筷子,再用勺子吃米饭。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适当吃糖果 一份对7841位哈佛大学毕业的男生的调查表明,食用巧克力及糖果的人,无论他们爱吃的程度如何,都比不食用者的寿命长一年。黑巧克力(包含超过70%的可可)是一种复合食物,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能有益心脏、平稳血糖、缓解压力,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0~20克效果最佳。调查还显示,那些“适量”吃糖果的人,也就是1个月吃1~3块条形糖,效果最好,死亡危险率比不吃糖的人低36%。日本著名长寿县、红糖产地冲绳县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红糖水的习惯。所以,老人在吃糖时,不妨适量选择红糖。但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喝“粗”点的茶 “粗茶”指的是较粗老的茶叶,价格昂贵的新茶反而不如价格相对便宜的“粗茶”。“粗茶”尽管又苦又涩,但其中的茶多酚、丹宁含量丰富,既有抗衰老作用,还能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维护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

中年后增鱼减肉 日本长寿专家高居百合子教授指出,人到中年后摄入鱼的量应为肉的2倍,即假如摄入肉量为30~50克的话,鱼肉量应为60~100克,这可是长寿的重要法宝。鱼类是肉类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一种。例如牛肉在胃中5个小时才能被消化,鱼肉则仅需2~3个小时。海鱼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能预防中风及心肌梗死,DHA则可以防止大脑老化。

了解家人的病史 要预知你未来的健康状况,第一关就是从家人入手,了解家族病史。不妨动手建一份家庭“健康档案”,列出你所有的直系亲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兄弟、姐妹,记录他们的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过敏反应记录,以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再去看病,医生一翻档案便一目了然。档案中还要保存自己完整的病历、X光片或报告、心电图、化验单、体检表等原始单据。

泡个温泉 研究表明,过去20年间,长寿之国冰岛居民的心脏病发病率降低了50%,这与他们热衷露天温泉有关。常泡温泉,可以治愈关节炎、哮喘等慢性病,对各类皮肤病也有显著疗效,还能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要注意的是,泡温泉要从水温较温和的池水开始浸泡,每次在烫身的池水中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及时让身体露出水面或离水歇息;睡眠不足或是很疲乏时不要泡,如果突然浸入温度很高的温泉,可能会发生晕厥;泡温泉时,应该尽量合上双眼,以冥想的心情,缓缓地深呼吸数次,才能真正释放身心压力。

“懒”人有懒福 虽说努力上进是社会的主旋律,但早在20世纪初,德国生理学家马克思・卢讷就已指出,过快的生活节奏、剧烈的运动、过度紧张焦虑都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量”。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也遵循着同样的法则:蜂王稳居蜂窝,懒惰至极,可活到5年或更长;工蜂终日劳碌,飞奔不停,但3~6个月即亡。乌龟生性迟滞、雷打难动,但寿命高达150年。不妨偶尔懒一懒,推掉无聊的饭局,把不想干的家务留到明天,会节省我们的能量,才能活得更久。

戒掉一个坏习惯 从今天开始,不管是吸烟、不锻炼,或者吃太多零食,一次只戒掉一个坏习惯,并注意以下几点:起步要小。如果想要养成早起的习惯,那就试着每天早起10分钟,而不是1小时。为你的坏习惯寻找“替代习惯”。当你压力很大时,除了抽烟还能做什么?可以选择运动、冥想、深呼吸、整理房间等。让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来帮助你,或者为自己找个“一帮一”小组也是很好的办法。

上一篇:荷兰人的“关系” 下一篇:中医师为何称“郎中”等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