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獐子岛

时间:2022-09-09 04:51:44

相约外出,有人提议共赴獐子岛,问其细情,言朋友介绍,仅此而已。獐子岛镇隶属大连市长海县,岛屿本为海中山脉,獐子岛更是海洋中峻山秀水。进岛4日,感受颇深。天然风光不至最美,却不逊色。经济、文化,独树一帜。岛上没有工业、没有污染,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始的。

从大连港乘快船,3个小时航程后抵达黄海深处――獐子岛。这里的海水清澈透底,没有一丝油污。望向深处,整个岛屿笼罩在淡淡的迷雾中,在海天一色的衬托下,更有几分神秘。

虽是第一次登岛,却有朋友热情接船,寒暄过后,驱车进岛,住宿岛上最高级的宾馆――明珠酒店。酒店对面是精心雕筑的扇形广场,鲜花翠丛中,凸显了经过修剪的四个大字――黄海明珠,俨然具有大连的风格。酒店后面就是东海岸,海边虽零星漂浮着“海菜”,却丝毫不影响海水的清澈。海边有一些当地的居民友善地给我们介绍说:“你们住在明珠(酒店)吧?怎么不找个渔家?保证让你们玩的更开心。”

渔家旅店其实就是民宅,这一片民居都是沿山而筑,错落起伏,十分壮观。店主的院子和房子明显地呈现梯次结构,从院子进房间需要楼梯,下面是风景秀丽的港湾。从院子俯视,海上美景尽收眼底。

看店的老人很健谈,主动为我们介绍獐子岛的风情和游玩线路。住在这里确实好处很多,经济实惠,每人每日60元包吃住,三餐具有海鲜。老人除了免费做我们的向导外,还无偿提供游船让我们去海上垂钓。由于新奇,已有人心切,问现在能出海吗?老人很爽快:“既然答应了,随时都可以。”

老人亲自掌橹,没有机器轰鸣,更显山水幽静,也少去了旅途的烦躁。老人操作熟练,不见花多大力气,船速却很快。

刚出湾口,可见一排排整齐的浮排,是人工养殖区域。老人介绍:獐子岛的鲍鱼和海参是最有名的。这里主要是以鲍鱼为主,养殖方式很特殊,不是人工繁殖后再饲养,有许多是从深海捕获来再放到这里养殖的,所以达到了野生的标准。一只鲍鱼从100元~500元不等,有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当然其中也不乏国际友人,日本前首相曾亲临这里品尝鲍鱼。

我们问:养殖主的收入都很高吧?老人的答案让我们吃惊:獐子岛养殖业都是集体所有,不向个人发包。原来獐子岛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模式,多数渔民出海打鱼也由集体统一收购,也省去了后期操劳……

返回的时候,马蹄形港湾逐渐升起薄雾,海面、岛峰如立体画悬浮于蓝天,从不同角度炫耀着仙意。雾气像细微小雨,一片片、一滴滴,在眼前飘动摇曳。此时,似乎忘记了海水的苦涩,轻轻地捧上一把,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惬意仿佛让我忘却了年龄,如幼童般嬉戏着……船在雾中行,人在仙境游,诗情画意涌入心扉,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第二天的行动集中在东部地区,因为这里是岛上最平坦的地带,也是主要商业区,街路沿海岸线而建,两侧绿化水准较高,当然造价也是很高。老人说:我们镇子富,这点钱不算什么。走在路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多数女人头上都包有老式头巾,头前探出很大一块。老人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岛上风吹日晒,这是一种防护措施。”看来不管哪里的女人,爱美之心是共同的。

商业区赶不上大城市繁华,但这里所卖的生活用品却应有尽有。有人问:“都是你们渔民开的吗?”“我们不是渔民,应该叫渔工。虽然獐子岛是镇,但我们这里不是农村。”看来老人是把渔民的“民”当农民了。这里的商品价格明显比内地高出一些,不用老人解释,我们已猜出原因,所有日用品都需海运过来,价格高在情理之中。

商业区北侧是一片住宅区,岛上所有的房子都是依地势而建,但这里却具有别墅风格,而且都呈淡清色,与渔家旅店附近的砖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整个建筑群里,有两处最耀眼的地方――学校和幼儿园。这两处地方选择的地点平坦,交通便捷,装饰上明显胜过其它建筑,这是当地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

路上行人多数是当地的居民,这里的旅游业并不繁荣,街上也少见旅游宣传广告,看来当地政府并不重视这个产业,老人没告诉我们原因,只说了一句:“想来的自己会来的。”从老人的言语中似乎能猜出几分:一方面当地太富了,根本没看上旅游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环保考虑,一旦大力开放,这种原始的、自然的、野生的环境就会遭到人为的破坏。不管是什么原因,也许都是周全考虑吧。

环岛周游是辛苦又快乐的事情。走环岛公路有三个选择:坐出租车、骑自行车和步行。大家分析后形成了共识:坐车失去了游玩的意义,骑自行车都是山路,怕体力不行,只有以步代劳是最佳的选择。早晨从旅店出发直奔西海岸,獐子岛西南地势偏高,西海岸如同陆地上的陡峭山峰,仿佛一片绿荫从高山直插大海。

獐子岛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明媚,似乎一下就阴沉了起来。须臾之间,像顿生了迷雾,淡淡地凝聚,慢慢地浓重。尤其是高山地带,绿荫、大海本来就是一体的,现在又多了一层相连。人在山中行,人在雾中行,人在天上行。此刻,照相机是不会吝啬镜头的,曾经的辛苦也仿佛不存在了。

整个环山(环岛)路全部水泥铺成,在西南段我们只遇到四个行人,其中两个还是外地在此打工的。这里没有居民,却为什么还要修这么昂贵的公路呢?走到东海岸偏中方向,才有了答案:原来獐子岛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人口密集区,就像盆地一样,环岛路就是主要的交通要塞。

在岛上的最后一天,我们如期实现了海上垂钓。还是老人掌橹,还是原来的港湾。老人准备了简单、便捷的渔具。说简单,就像放风筝的线轴,说便捷,人人都会使用。垂钓的最佳时间是下午4点,太阳散去了强烈光泽,也许鱼儿也愿意在此刻漫游。一个小时的工夫就钓了十多条,足以美餐一顿了。但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要的是这种兴趣和享受。老人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做,以他的手艺,钓鱼每天就能有200多元钱的收入,可惜就是没有时间。看来每天几百元是远远不能满足“渔工”的要求的。

鱼儿不时翻起浪花,留下一圈圈美丽的水波纹。海水是诱人的,诱人是因为清澈。多想用身体去触摸清透的海水,只可惜机不逢时。此刻,我的心中萌生了一种愿望:在最美丽的时节,一定要重回獐子岛,实现未实现的心愿。

獐子岛,真是一处值得再去的地方!

上一篇:矶钓新大陆――目屿岛 下一篇:转角遇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