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立贾妃原因试探

时间:2022-09-09 04:50:07

【摘 要】八王之乱是西晋王朝灭亡的导火线,究竟缘何发生,众说纷纭。本文认为,贾南风入主东宫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晋是士族政权,晋武帝弃同为士族的卫瓘之女而取豪族之后贾充女的原因,值得探究。

【关键词】晋武帝;贾充;卫瓘;贾南风

祝总斌先生在《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中提出,八王之乱的原因在于晋武帝选择太子的失误,本文拟将其推进一步,认为八王之乱的爆发实与贾妃南风关系重大。但是晋武帝本来属意卫瓘之女,却在最后决定纳贾充长女,其间曲折不得不考虑。晋武帝之立贾南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武帝立司马衷为太子以奉司马昭系统的决然和贾氏在朝中的势力。

据《晋书-武帝纪》记载:“初,武帝欲为太子取卫瓘女,元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定婚”。太子妃,也是将来的一国之母,家族背景是比自身容貌才德更为重要的因素。武帝对两家女儿有如此了解,心中已有计较,终不得不弃卫选贾,概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其一,贾充作为豪族代表,既是朝廷新贵,又与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贾充传“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充少孤,居丧以孝闻。袭父爵为侯。”卫老师在《汉魏晋皇权禅代》中提出:“豪族阶级是两汉爵民系统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一个社会阶级,他们运转巨大财富,带有侠气,并且都是大姓。豪族有平民豪族与贵族豪族……势豪以位不以权,权豪以权不以位。势豪是二十等爵制中的列侯层面,权豪在东汉中期为外戚。在东汉后期又加入宦官,东汉政权因此有二物。”由此观之,贾充是豪族中的势豪无疑。但是势豪代表人物进入中枢,受命宰相,就不单单是有“位”了。“拜尚书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课。辩章节度,事皆施用。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将军军事,从景帝讨毌丘俭、文钦于乐嘉。帝疾笃,还许昌,留充监诸军事,以劳增邑三百五十户。后为文帝大将军司马,转右长史。帝新执朝权,恐方镇有异议,使充诣诸葛诞,图欲伐吴,阴查其变。充既论说时事,因谓诞曰:‘天下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之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及还,白帝曰:‘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观其规略,为反必也。今征之,反速而事小;不征,事迟而祸大。’帝乃征诞为司空,而诞果叛······进爵宣阳乡侯,增邑千户。迁廷尉,充雅长法理,有之称。转中护军,高贵乡公之攻相府也,充率众距战于南阙。军将败,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谓充曰:‘今日之事如何’充曰:‘公等养汝,正擬今日,复何疑!’济于是抽戈犯蹕。及常道乡公即位,进封安阳乡侯,增邑千二百户,统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时军国多事,朝廷机密,皆与筹之。帝甚信重充,与裴秀、王沈、羊祜、荀勖同受腹心之任。帝又命充定法律。假金章,赐甲第一区。五等初建,封临沂侯,为晋元勋,深见宠异,禄赐常优于群官。”贾充在晋代卫和巩固政权中出力颇多,尤见重用。而他在晋武帝即位这件事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初,文帝以景帝恢赞王业,方传位于舞阳侯攸。充称武帝宽仁,且又居长,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及文帝寝疾,武帝请问后事。文帝曰:‘知汝者贾公闾也。’”文帝在龙驭宾天前专说此话,有暗示武帝重用之意。“帝袭王位,拜充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及受禅,充以建明大命,转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更封鲁郡公”。

贾充是新朝显贵,朝中一批官员聚集在他周围。其中最重要者有荀顗、荀勖、冯、羊祜等。冯传中“贾充、荀勖并与之亲善……充女之为皇太子妃也,有力焉”,荀顗、荀勖与之相近,不再赘引。“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祖续,仕汉南阳太守。父,上党太守。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且羊祜手握军权,当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请求让贾充外调时,羊祜密启留充,及是,帝以语充。充谢祜曰:“始知君长者”。且颍川荀氏、泰山羊氏都是大姓士族,聚在豪族的贾氏周围。

而贾充与皇室宗亲和外戚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首先,贾充长女适齐王攸,原来的贾充在武帝选继任时未有表态,因为齐王攸德高望重,又是女婿,若攸为帝后,自己有外戚身份。可能这也是武帝用任恺、庾纯言的原因。一旦贾充外调,远离京师,以“充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刚直守正,咸共疾之”,荀勖等人的权力地位就会受影响。此时的贾氏集团向武帝抛出信号,请求结婚于太子,如此一来,无论谁人即位,贾氏总能保全。其次,贾充之妻郭氏赂于杨后,主动示好,许以尊位高权,取得了皇后的首肯。若齐王即位,后以帝嫂身份不可能居太后之位。所以“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其三,后父杨骏“素与瓘不平”,在立太子妃一事上应支持的是贾充。

其二,卫瓘身为士族,功勋卓著,但是长期外镇,在朝中势力不及贾充,且同为士族的其他朝臣在武帝立妃之前,也就是泰始八年之前多已身故。

《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卫瓘传“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高祖暠,汉明帝时,以儒学自代郡征,至河东安邑卒,因赐所亡地而葬之,子孙遂家焉。父顗,魏尚书。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袭父爵闵乡侯。弱冠为魏尚书郎。”按《汉魏晋皇权禅代》“东汉士族就是平民豪族中的仕豪……东汉中后期,士大夫职业中出现一些累世专供一经,通过经明行修入仕形成一批累世公卿的家族”观之,则卫氏为士族。下列卫瓘所任职务,可知瓘长期外镇。

“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将军,给兵千人”

“泰始初,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

“泰始七年秋八月除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而“泰始二年夏五月壬子,骠骑将军博陵公王沈卒”

“泰始四年夏四月戊戌,太保,睢陵公王祥薨”

“泰始七年271钜鹿元公裴秀卒”

这样使得卫氏在朝中势单力孤。且尚有一事不明,即太康初年“武帝敕瓘第四子宣尚繁昌公主。瓘自以诸生之胄,婚对微素,抗表固辞”。

两相对比,则卫氏不及贾氏。其实最为紧要的还是武帝一心一意要以衷为太子,始由于贾前妻长女适齐王攸为妃,帝听任恺、庾纯言使贾崇外镇关中,贾在立储问题上也一直态度暧昧,武帝选卫瓘这一士族力量助司马衷辅政。但是卫瓘长期远离京城,朝中势力不足与贾充抗衡,亦有相当风险。此时贾氏集团为将来长久之计,选择支持司马衷,加上杨后的枕边风和外戚势力,羊祜求情,武帝在不得已选择冷更为合适的贾氏,以求百年后晋祚得以绵延长久……所以“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册拜太子妃”。

但是贾南风不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她更没有三从四德的观念。“妒忌多权诈,太子畏而惑之”,暴戾无德,“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且荒淫放恣。这样的行为难当国母之任。这让原本就欲选择士族合作的武帝起了废妃之意,但是“充华赵粲从容言曰: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当自差。愿陛下察之。其后杨珧亦为之言曰:陛下忘贾公闾耶?荀勖深救之,故得不废。”这时贾充已死,在朝中势力尤让武帝忌惮而不敢断然废其女。在外戚杨氏把持朝政,宗王势力逐渐抬头的情况下,再加一个有野心的贾南风,“纯质”太子是无法应付的。

西晋政权是一个士族政权,却未能选一个士家大族之女为妃,转而求豪族贾氏之后。西晋的灭亡与八王之乱有直接关系,而八王之乱又与贾南风关系密切。晋武帝不得不选择豪族合作,立贾南风为妃可谓是祸端的源头。这时的士族力量还未真正的成长起来,直到东晋是才形成皇权与士族的共治。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司马光.(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

[5]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李昉编集.太平御览,四部丛刊本[M].上海书店,1985.

[7]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55.

[1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上一篇:论油画头像中人物表情的表现 下一篇:评析李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