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在《人际沟通》课程PBL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1:59:49

形成性考核在《人际沟通》课程PBL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摘 要: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每个医学生不得不面对和正视问题,学会人际沟通,精于医患人际沟通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但在《人际沟通》课程中,传统式教育的局限性逐渐展露出来,学生难以从传统式课堂上学会临床沟通技能,为此,我校在《人际沟通》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优化教学效果。而此时仅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PBL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变革,必须有新的考核方式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我校的《人际沟通》课程中最终引入了形成性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性考核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PBL教学法的资源,将自学过程、讨论过程、反思过程均纳入了考核内容,在知识巩固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切实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医患人际沟通;PBL;形成性考核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讨论,获得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所需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 [1]。在医患人际沟通课程中,辛芳芳[2],张勇[3]等人的研究均表明,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医患人际沟通能力。但与此同时,仅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PBL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变革,必须有新的考核方式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为此,在我校的《人际沟通》课程中引入了形成性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性考核是相对于终结性考核的一种考核形式, 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测评[4]。形成性考核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PBL教学法的资源,将自学过程、讨论过程、反思过程均纳入了考核内容,在知识巩固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对PBL教学模式下《人际沟通》课程及其形成性考核的设计思路做以介绍。

1 教学过程的设计

1.1 PBL教学模式设计

1.1.1 理论准备

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沟通技能,但若贸然在开课之初就直接进入PBL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则难以进入较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将相应的理论用情景展示的方式教给学生,并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籍,给学生以理论支撑,以此坚定学生对课程学习实效性的信心,也是学生拓展学习的第一步。

1.1.2 提供案例,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且为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避免出现“偷闲偷懒”的状态,小组人数定在3~4人一组。在理论准备完成后,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医患人际沟通的案例,由小组自行讨论本案例中所需学习的“问题”,并在全班呈现,各小组可相互补充。

1.1.3 课后自学和练习

问题确定后,学生在课后拓展理论学习,同时自行练习情景模拟,下次课以PPT和情景模拟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1.1.4 课上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在课上以PPT和情景模拟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和提出质疑,拓展讨论,教师给出课程总结,同时,遗留的问题由学生课后学习补充,留待下次课补充学习。

1.2 形成性考核过程的设计

形成性考核的过程与PBL教学过程相对应,在每次课堂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之后,进入分组反思环节,反思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提炼整合自己所学,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形成性考核分数作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一起记入学期总分,从而最终完成对学生人际沟通课程成绩的评定。

1.2.1 学生自评

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在组内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填写《学生自评量表》。

1.2.2 小组内互评

组内成员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反馈,并填写《学生互评量表》

1.2.3 教师评分

教师对小组的展示进行总体评分,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教师只给出各小组总分作为组内成员成绩。

2 需注意的问题

2.1 案例编制

案例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过于简单的案例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更不能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技能。而过于抽象的案例则会导致学生天马行空的理论搜索,同样不能学习到人际沟通的实践技能。因此,案例的编制应该在符合社会事实的基础上,突出目的性、实践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人际沟通问题的能力。

2.2 整合的重要性

虽然运用PBL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如果只注重每次的小组展示,学生对章节的学习容易形成片段式的记忆,因此,在人际沟通的课程中,教师需要在每次课程的总结中,注重前后课程间的联系,把缺乏连续性的部分整合起来,确保知识的整体性和整合性。

参考文献:

[1]王汕珊,庞晓丽,孟繁洁等.基于PBL教学法的护理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介绍[J].天津护理.2014,22(05) :449-450.

[2]辛芳芳,陈靖靖,王扣英等.PBL结合任务驱动法培养高职护生沟通能力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7):138-139

[3]张勇,付丽,李淑娟等.PBL教学法在医患沟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8):98-99

[4]卢方洁,程志,李光等.形成性考核在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2008,10(04):438-439

上一篇:浅谈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 下一篇: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