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9 01:27:06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摘 要:情感教育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并且处理好教学中情感与知识的关系,通过情感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会,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运用也是越来越频繁,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国际性竞争与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确立情感培养的目标,实施情感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旺盛和求知欲较强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最佳时机,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将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信任,坦诚相待。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缺乏情感体验,具备突出的情感特征,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比较丰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找出有关的情感因素,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能够明白作者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作乐趣。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提供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无拘无束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可以在课堂中“自由呼吸”,这样才可以发挥教学方法本身的作用,否则什么教学方法都是无用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态度亲和、语言热情,生动形象地讲解文本内容,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肯定,多多表扬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在讨论教师的课堂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不能主观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并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争辩。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心理上感受到和谐,就能轻松、愉悦地接受并且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充满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2.挖掘教材中的真实故事情感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以情激情,以情传情,就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故事情感。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文章中通过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少年形象,表达了作者与闰土的真挚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教师应该挖掘文章中的故事情感,让学生进入角色,将文章中的人物、事情、情节深刻铭记,在心中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使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并且思考文章,才能真实地体验到故事中的情感,在学习中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学习

创设具体的情境和场合可以使人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实现情境还原,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长征》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长征有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长征时的气势,或者播放一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长征的情景,了解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互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胜利会师的长征精神。教师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熏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知道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此,情感教育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情感教育并且把它运用到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情感因素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恚并且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定会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还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让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对教学起到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帅晓梅.试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J].株洲师专学报,2014(8).

[2]朱冬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学刊,2015(2).

上一篇:小学生常见错别字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互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