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探风雅无穷意”

时间:2022-09-09 01:12:01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是教师解释或解说体育知识和技能、战术、动作的行为方式,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普通的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课堂中教师讲解是否具有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优化体育课堂讲解的艺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有效运用讲解艺术的“八性”阐述了一点浅见。

关键词:讲解;目的性;针对性;准确性;艺术性

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每个体育教师都在运用,但就其效果来看却参差不齐,从优秀体育教师讲解的呈现策略来看,往往不是大篇说教、耳提面命;不是令学生生厌,或催学生入眠,而是灵活地渗透在多种教学方法之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体育教师讲解语言的艺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课堂讲解的艺术水平。笔者认为有效运用讲解技能,应做好以下“八性”:

一、讲解要有目的性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目的必须明确,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动作或技术要领,还是了解游戏规则;是为了让学生进入情景,还是评价激励;是过渡转换内容,还是总结回顾,授课者都应非常清楚,体育教师要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所教技术、战术动作、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水平、技战术、身体发展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有目的地讲解,这样的讲解才能有的放矢。

二、讲解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是泛泛的讲,也不是按照教案照本宣科,不管是从言语动作还是表情的预设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其年龄而设定,讲解的内容以及深度、广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确定是先讲解还是先示范,或是边示范边讲解;是讲解完整动作,还是先分解再讲解完整动作。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涉及的范围(个人、小组、全班),属于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属于个人的问题,要进行个别讲解指导。例如在教排球垫球技术时,大部分学生垫球的部位不正确,应进行集体讲解,而有个别女生手没夹紧,应采用个别指导。

三、讲解要有精确性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应严谨、准确、精细,逻辑性强。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有别于其他学科,这是由体育学科的“个性”特点决定的。由于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就是要求“讲解”语言精细化。教师讲解的时间长了,必然影响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精细设计“讲解”的重点,要提炼语言的精度,简明扼要的讲解,要力求避免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或面面俱到却不得要领;或平铺直叙、拖泥带水;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教师要对需要讲解的内容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讲解”精炼、恰当。同时,要善于运用体育专业术语、口诀等精炼的语言,如在教蹲踞式起跑时,可用“起跑似箭离弓弦”;在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可把最后用力技术概括为:“蹬―送―挺―转―推”,这样既概括了动作要领,又反映出动作的用力顺序。再比如在教前滚翻直腿起时,可用“跃起成腾空,撑地做缓冲,低头快收腹,两腿直似柱,上体跟得紧,推手用上劲。”教师要在正确分析教材和合理确定目标的基础上,准确选择有利于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的语言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既要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又要结构合理、知识框架清晰,条理清楚,思维层次分明。体育教师要弄清动作规范、游戏规则和方法,技战术的要点,绝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激励为主,不能武断粗暴。体育教师表达的观点要正确,要注意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比如“三步上篮”是运球和投篮的有机结合;比如篮球的半场三对三比赛,它是篮球技战术的综合运用,教师在讲解时要生动形象、具体,要有系统性,准确地揭示各技术、战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把某一技战术单独割裂开来,变成一个个孤立的技战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各技战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各技战术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篮球场上错综复杂的变化,把握技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技战术的教学目的。

四、讲解要形象性

所谓形象性,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能够顺利吸收一些不易懂的知识。体育教师讲解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至关重要,它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才会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形象的讲解,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要做到讲解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熟悉讲解技巧,对体育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对技术技能非常熟悉,对要讲解的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和升华,体育课堂上才能做到绘声绘色的讲解。这种讲解要求语言流畅、准确、明白,饱含激情,朴实简洁,不哗众取宠,同时体育教师讲解时还要善于运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语速的快慢和停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五、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想,是课堂的助推剂。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一次体育课上,我上《途中跑》讲到几种错误跑步姿势时,由于学生对错误跑姿思想不够重视,于是我便用夸张的手法,模仿了上体前倾幅度过大,伸平脖子,向后撩高摆动腿的样子……这样学生在哄堂大笑中对上体前倾幅度过大的错误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也理解了学习正确跑姿的重要性,这远比简单的重复说教效果要好。

六、讲解的启发性

古人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都提示我们在课堂讲解中必须具有启发性,这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启发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启发性讲解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诱发探求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优秀体育教师常出现这样的语言:“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游戏方法吗?”“同学们,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再想想看,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会更好一点?”“这个球你认为怎么处理会更合理呢?”……如此的启发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互动性。

七、讲解要有激励性

讲解的激励性,就是要体育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讲解语言,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运用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在“扬”字上下工夫,在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让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激励下练习、体验、领悟体育的魅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求知的欲望。

八、讲解的时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用简短的语言提示学生,如在做跳箱分腿腾越动作时,在踏跳后双手撑箱的瞬间,提示学生“提、分、推”(提臀、分腿、推手)以强化刺激,加深印象,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正在练习或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除了简短的提示外,一般不宜做详细的讲解,否则效果欠佳。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最好的讲解效果。

“春风沐浴,春雨润心。”体育教学不是无情物,每一次具有艺术性的讲解,都无疑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春雨。这样的润物无声,也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师“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必将是“能探风雅无穷意”,令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参考文献:

[1]杜彦平.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3,(04)

[2]任雪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J].学园,

2011,(15)

[3] 胡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职业时空,

2008,(03)

[4]肖川.让教师的讲解扮靓课堂[J].辽宁教育,2008,

(Z2)

[5]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0

[6]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 宁波出版社,1998.

. 10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上一篇:立定跳远中小跳现象实践研究 下一篇:教学机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