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猛涨,不能只让老百姓心慌领导不慌

时间:2022-09-08 09:56:54

油价猛涨,不能只让老百姓心慌领导不慌

这些天看着国际石油价格“噌噌”往上涨,心里就在嘀咕,国家肯定会提高油价。果不其然,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折合成每升相当于,90号汽油上涨0.81元/升、93号汽油上涨0.86元/升、97号汽油上涨0.92元/升、柴油上涨0.94元/升);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对调价的解释是,成品油继去年11月份调升之后,国际油价继续攀升,而且涨速加快,最高达到每桶138美元,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倒挂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我国的原油和国际市场是接轨的,成品油价格实行的是和国际原油价格有控制的接轨机制,成品油价格应该是在原油价格基础上加一定的加工费用。但是目前的成品油价格还没有达到这么一个水平。因为价差拉大以后,炼油环节生产一吨油就要亏损3000块钱左右,所以地方炼油厂基本是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

在电力方面,发电主要是用煤,而煤的价格也是在持续上涨。由于发电成本中煤的比重比较大,煤价的上涨直接造成电厂严重亏损,所以应该做一个适当的调整。

油价跟国际接轨是迟早的事。这次油电价格适当上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老百姓有意见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两种产品对他们的生活联系的太紧密了,尤其是价格的上调,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城市来说汽车不能不跑,电不能不用,只能节约使用。农村就不同了,农用车不能因为油价上涨而闲置,庄稼不能因为电价上涨而不灌溉。因此可以说,油电涨价影响最大的是农民。他们除了种田获得收入,没有任何额外经济补助。城里人可以花10元吃一碗加州牛肉面,农民吃3元一碗拉面都要掂量掂量。道理很简单,农民赚钱太困难了。

应对能源紧张造成的价格上涨,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共同事情。绝不能只让老百姓心慌,领导不慌。6月19日《南方周末》刊登了河南一小学教师的来信。信中说,他家屋后有个加油站,司机排队加油一直要到凌晨。而他的一个邻居,给乡领导开车,每天早晚及时把领导接来送去,从未听到这位领导司机对油价上涨表示过担忧。同事的丈夫是某乡副书记,经常往家里拿加油卡 ……

这是一个乡官拥有的待遇。那些科长、处长、局长、部长……以及享有公车坐骑的公务员们,他们对油电价上涨,显然不会心慌。他们的出行都是以“公”的名义,所以用多少油都有政府买单。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公车数百万辆,每年消耗超过2000亿元,其中真正用于公务的只占大约1/3。毫无疑问,公务车才是造成能源紧张的首要原因之一。现在,有些机关单位几乎人手一车,而且为了争官面子排量一个比一个大。油钱不用自己掏腰包,是导致公车泛滥的主要根源。

油价上涨,老百姓嚷声一片,却不见有哪个公务员说油价太贵开不起车了。更没有哪个享有公车的公务员发表油价上涨对自己生活影响的文章。

能源是全人类的,不是你有权就可以多用、滥用,你有钱就可以挥霍的。在国外,停车后如果不关闭发动机,被发现后要报警的。我们许多官员的司机开着空调打瞌睡,为了不让领导受罪,没等领导来提前打开空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读者调查显示,90.3%的人认为政府的浪费现象比个人更加严重。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48家市、区政府机构年人均耗能量和年人均用水量分别是北京市居民的4倍和3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该市居民人均488千瓦时的19倍。也就是说,在那些政府机关里,一个公务员1天的耗电量,相当于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

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出台《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中规定,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检查一下,看看政府机关单位,有多少在执行?

油电价格上涨不能只让老百姓心慌,领导不慌,要慌大家一起慌,那才叫公平,那才能唤起全体国民的能源节约意识。

上一篇:东莞“派糖”:天上掉钞票 下一篇:发改委、财政部:全面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