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机智 铸就课堂精彩

时间:2022-09-08 06:40:43

巧用教学机智 铸就课堂精彩

摘要: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变化情况和因素是无法事先约定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课堂我们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开放地接纳生成,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我们的课堂才能让人看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的最精彩的音符。

关键词:预设;动态生成;师生互动;即兴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59-01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在课堂中生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教案剧",而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预设外的情况,也应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真实精彩的动态生成。

一、不可回避的精彩

人教版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本节课是由“猜想―验证―反馈―点拨―总结”这几个环节来进行的,特别是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我分了三个层次,量、拼、折。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授课老师的我非常清楚,整个探究过程我心中有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连平时最不爱动手的一位男同学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起来,当三个层次进行完之后,我满怀信心地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大胆的,肯定的语气告诉老师,三角形的内有和是多少度?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到“180°”!这节课很顺畅地进行到尾声,全课总结时,我请学生提出感觉困惑的地方。这时,有十几位同学举起手,我先挑了一位女同学,这位女孩怯怯地说:“老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不是180°?”她边说边给我作了演示,刚才举手的同学也在应声道:“是啊,老师,我们也折不成180°?”这时,我有点不高兴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这几位同学为什么就折不成呢?这时我把他们的学具拿过来,我又摆扭了一番,结果三个内角折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我说:“你们方法不对”,可是我又说不出来怎样让学生一次性就能折成功。我在预设的时候,没有想到这种情况,这时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我知道,在折的时候要使角的顶点和对边对齐,折线和底边平行,只有这样三个角折在一起才是180°。此时,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孩子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我连忙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我连续折了几次,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成功”,这位孩子是多么的善于思考啊。课堂预设必不可少,但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对结论的总结淡化一些,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这一节课,正是由于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才有了这么精彩的发现。

二、偶然顿生的精彩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随处可见。所以,处理课堂中“意外”非常重要。学生学了“求相差数的解决问题”以后,我创设情景,出示课件“公园一角”的画面,先让小朋友独立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再提出数学问题,并把自己的问题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反馈汇报。其中一组同学代表汇报:“有白鸽24只,黑鸽18只,白鸽比黑鸽多几只?”同学们以掌声鼓励。“白鸽和黑鸽相差几只?”正当我们围绕着求差不同表述时,平时很调皮的一位同学把手举得老高,我很兴奋地请他回答。“我们杀掉几只白鸽就和黑鸽同样多了”,他带着几份得意,大声地说。刹时同学们大笑起来,教室气氛有些混乱。我知道他想标新立异,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我先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轻轻地说:“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筋,想出了特别的问题,你们觉得他提的问题怎么样?同桌可以交流自己的看法。”汇报的时候,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动。“我觉得,他提的问题是对了,但是把白鸽子杀了太残忍了。”“我觉得应该这样改,几只白鸽子去送信了就和黑鸽子同样多了。”“几只黑鸽子送信回来就和白鸽子同样多了。”“把白鸽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黑鸽子同样多,另一部分是几只呢?”“鸽妈妈把几只白鸽子带去找食物,剩下的两种鸽子就同样多了。”……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表述方式,大有一种不讲完不罢休的架势。没想到,课堂中小小的插曲,让我有气没处发的“意外”产生了如此意外的惊喜,学生不仅掌握了“求差”问题的特征,还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同学的发言,我由衷地感谢这位同学提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带来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庆幸自己的冷静处理,否则,那么多的精彩将被我扼杀。

三、实践生成的精彩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生活是个舞台,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教师不曾预约的精彩也随处可见。例如,我们在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体验上,纸上谈兵根本不行。所以我利用星期日,给学生布置“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到超市去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商品的价格,进一 步感知元、角、分在购物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孩子,但是不能包办代替。这样便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孩子建立了表象。星期一,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每个孩子登台讲述自己的购物经过,从而使孩子的实践能力,自信心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与提高。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生活。

理性地看待生成,有效地应对生成,是我们的追求。面对课堂,我们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开放地接纳生成,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我们课堂才会出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局面,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的最精彩的音符。

上一篇:假如…… 第5期 下一篇: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