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复脉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8 06:07:14

强心复脉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强心复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服强心复脉饮,治疗45天。结果: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6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室早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6%,对照组4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68%,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复脉饮可改善心衰和控制室早。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中医药疗法 强心复脉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11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常常合并心律失常尤其是早搏存在。2011年2~7月运用强心复脉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50例,按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0~75岁,平均61±7.92岁;病程(慢性心衰)1.2~10年,平均4.82±3.45年;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6例,Ⅲ级15例,Ⅳ级4例;室性早搏Lown分级:2级9例,3级13例,4A级3例;原发病:冠心病17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9~74岁,平均60±9.82岁;病程1.0~9年,平均4.98±2.97年;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室性早搏Lown分级:2级10例,3级13例,4A级2例;原发病:冠心病17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室性早搏Lown分级、原发病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服强心复脉饮,处方组成: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5g,丹参20g,川芎15g,益母草15g,葶苈子15~20g,泽泻10g,茯苓15g,生龙齿15g,炒枣仁15~30g,郁金15g。水煎,分2次温服,日1剂,15天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结 果

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显效8例(32%),有效14例(56%),无效3例(12%),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5例(20%),有效11例(44%),无效9例(36%),总有效率64%。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心脏超声心功能变化,见表1。

室早疗效:治疗组显效8例(32%),有效11例(44%),无效6例(24%),总有效率76%;对照组显效5例(20%),有效7例(28%),无效13例(52%),总有效率48%。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4小时室早改善情况,见表2。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8例(32%),有效15例(60%),无效2例(8%),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6例(24%),有效11例(44%),无效8例(32%),总有效率68%。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资料显示,60%~90%心衰患者有频发或复杂的室性早搏;40%~60%有非持续性室速[1]。慢性心力衰竭相当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尽管临床表现多样,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两虚、血瘀水停为该病常见类型。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心气虚怯;或心病(冠心病、风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日久,心气耗损,心气虚弱。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心气不足,行血无力,血脉瘀滞,故见血瘀诸象。“血不利则为水”,故见水停而致痰饮、水肿等证。气虚日久,损伤及阴,或利尿过度伤阴,又常见阴虚。气阴两虚,心神失养,或血瘀阻络,或水饮凌心,终致心悸(心律失常)。方用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补阴,复脉安神。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祛瘀,葶苈子泻肺行水,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生龙齿镇心安神,炒枣仁养血安神,郁金活瘀安神,三药相合,宁心除悸。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瘀利水、复脉除悸之功。生龙齿、炒枣仁、郁金、麦冬等具有镇静、抗炎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从而有利于心律失常的纠正。通过该研究显示治疗组在改善慢性心衰心功能、室性早搏、中医证候等方面疗效显著,说明强心复脉饮具有改善心衰和纠正室早双重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科学性。但其长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上一篇:运动经络 健体养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46例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