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8 04:39:19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临床观察

437500湖北咸宁崇阳县人民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47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6月观察我院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3±8岁。其中急性支气管炎7例,肺炎2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2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9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例。均有咳嗽、咳痰。X线:胸片异常。其中22例发热,28例血白细胞≥10×10【sup】9【/sup】/L,26例中性粒细胞≥0.81。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莫西沙星组32例,左氧氟沙星组28例。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1次/日静滴,7~10天为1个疗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g,1次/日静滴,7~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痰细菌培养及胸部X线等;同时记录疗程中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抗菌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按卫生部2008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疗效分以下4级: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细菌学疗效分析:包括致病菌感染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安全性评价:按与药物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无法评价五级评定临床反应及化验异常与莫西沙星之间或左氧氟沙星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用X±S表示,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X【sup】2【/sup】检验。

结 果

莫西沙星组32例患者在静滴莫西沙星后,总有效率为90.6%,痊愈率为65.6%,显效率25.0%,进步率6.3%,无效率3.1%。左氧氟沙星组28例患者在静滴左氧氟沙星后,总有效率为89.3%,痊愈率为64.3%,显效率25.0%,进步率7.1%,无效率3.6%。两种药物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莫西沙星组共分离菌株28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7.5%。治疗后其细菌清除率为96.4%。左氧氟沙星组共分离菌株23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2.1%。治疗后其细菌清除率为91.3%。两种药物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莫西沙星治疗后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无影响。莫西沙星组1例出现了口干、恶心。左氧氟沙星组1例出现皮疹,3例出现恶心、厌食。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讨 论

与现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莫西沙星扩大了抗菌谱,除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外,还增强了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而且对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亦有较强的作用。

本组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评价了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组资料证明,莫西沙星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临床疗效稳定、细菌清除率高,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上一篇:治疗皮脂腺囊肿合并化脓性感染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山莨菪碱减少阿奇霉素静滴不良反应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