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研究在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意义

时间:2022-09-08 02:21:36

方法论研究在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意义

摘要:文章针对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科学方法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有重要意义,提出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念层面的系统思维方法和操作层面的技术性方法,并且强调前者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起着统领全局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思维方法;技术性方法

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工程项目实施的目的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工期、质量、费用),也应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我们在进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利益关系、政策落实等现实问题,否则可能重蹈以前投资失误、失策、失控的覆辙。所以利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包括评估论证,将是项目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工程项目在人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发展经济、创造文明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经济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限制,在工程项目为人类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凸显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水;工程项目建设和使用阶段会产生和排放大量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污染物,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盲目上马,未从经济整体性上进行充分的考虑,造成经济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造成代内、代际分配不公等问题。工程项目造成的社会问题对于人类的社会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科学地协调工程项目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人类面前。

为了解决工程项目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工程项目的社会评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种项目评价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理论,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在分析中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可以把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涵界定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项目实际和潜在的直接和间接、正面和负面、短期和长期影响,从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进行识别和评价,将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现到项目规划运营的全过程,力争解决深层次冲突和最小化不利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层次性

通常工程项目管理有两层含义。狭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但这只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随着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不限于实施过程。而是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从施工承包发展到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项目的目标、管理都应按“广义”加以考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体现出这些思想,就需要对项目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

因此,本文将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也划分为两个层次:观念层面的方法,即系统思维方法;操作层面的方法,即技术性方法。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达到既定目标的科学的、理性的选择。而技术性方法则是系统思维方法在项目实施中全面协调各目标、各环节、各要素、各过程的表现。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环境日益复杂,涉及环节、因素增多,项目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较大,并受到人文、社会关系的影响,资金来源、建设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果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技术方法,不能从战略高度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观念相协调,所以必须把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放在首位。只有把两个层面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促使项目管理发挥最大效能。

三、系统思维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学者顾培亮在《系统分析与协调》中对“系统”提出了以下判别标准:一个系统是有一些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的部件所组成。其中的部件及其结构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用途,系统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开发是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目的,不同的部件及其结构类型可以实现不同的特定目的:一个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界限,以便能把系统从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系统通过该界限与外界环境发生能量、信息和物质等的交流。而项目符合上面的3个标准:一是项目拥有输入,即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处理,即项目实施中所进行的各种任务和活动;输出,即项目投入运营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反馈,即对项目状态及产出进行预测、监测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方向,反馈到输入中以控制项目的发展及产出。二是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与以往、与其他任务不完全相同的目标或结果,这通常是一项独特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所进行的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这样一项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且项目的11个职能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的。三是项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范围,以划定项目哪些方面是属于项目的工作边界之内的,而哪些不是。

由此可见,从系统论的观点去看,项目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又是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系统,项目自身的顺利实施是一个目标,符合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又是一个目标。具体的思路是:第一,将工程项目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即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第二,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又是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大系统包括项目所在行业、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于地区、国内、国外市场等。要将工程项目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看待,特别要注重项目建设与环境、资源、文化、区域发展规划等大系统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项目建设中体现出来,不能为了经济振兴而牺牲资源、环境和人的

全面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考虑到当时尚处于小康前阶段,片面追求投资规模有历史原因,当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应尽量避免项目的负效应,因此系统思维方法在现阶段的工程项目评价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技术性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技术性方法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方法。可持续发展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法、逻辑框架法、有无对比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综合分析评价方法等。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通常要考虑项目的多个效益和目标的实现,对这种多个目标的评价问题,通常选用多目标决策科学中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矩阵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熵权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评价主体可以根据待评项目定量与定性指标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要采取的方法也各异。可以把项目管理分为以下3个部分:第一,项目评价。在立项阶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选择方案。为选出能使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仅在项目后评价中引入可持续评价远远不够,决策主体应在比较项目备选方案时,就采用可持续发展标准来代替单纯的经济效益标准进行评判:要建立专家评价机制,凡是损害生态社会系统的项目坚决否决。第二,项目过程评价。在建设和运营阶段,采用绿色技术,优化工程项目的环境产出。对所选定项目的每一阶段进行评价,预测所选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以优化工程项目的环境产出。为达到以上目标,项目组应采用:一是绿色设计,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应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产品能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二是绿色施工,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被称为绿色施工或可持续施工,包括能够减少场地干扰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回收利用等的施工方法。第三,项目综合评价。项目综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各目标、各环节、各要素、各过程进行全面协调,以保证项目整体效果最优,这也是系统思想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综合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项目综合管理采用计划、统筹、协调的方法。项目综合管理是针对项目系统进行,而不是某一个别目标和过程。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增加相应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而其评价方法也不仅仅是具体方法,也包括思想方法尤其是系统思维方法,并且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系统方法有着统领全局的关键作用。在当前已开展的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中,在具体技术方法中运用系统思维,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的项目,防止只注重经济效益,而盲目开发工程项目导致的恶性后果,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基于契约制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下一篇:基于圣吉模型的中国银行业学习型组织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