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锅·三·品

时间:2022-09-08 01:35:03

若不是器物周身诗书画印的一派风雅韵致,若不是器物蕴涵里的那些深邃和厚重,单是“暖锅”二字,绝难叫人与收藏和鉴赏扯到一起。殊不知,这类三件套的瓷质器物出身并不卑微,商周青铜器里的重要礼器簋和豆,便是普通暖锅和高脚暖锅的祖先。所以,这两种器型才有簋式暖锅和豆式暖锅之称。同治光绪年间,此类器型的浅绛彩瓷器作为以陈设功能为主的时尚品,曾在官员和文人阶层广泛流行。

前些年,簋式浅绛暖锅和其他暖锅一样,因其称谓之俗,路份之低,难入各路藏家的法眼,从而纷纷流入收藏起点不高的工薪阶层手中。我也有幸收得几款,每每闲暇之时,静静凝视,细细品玩,倒也感觉赏心悦目,神清气爽,更有从中探求知识过程的不尽乐趣。

顾海林——“秋灯”与“春光”之配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句,勾勒出了历代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淡泊、高远的人生境界,更为文人画的创作者们提供了无尽的艺术想象空间。

半间茅屋、半掩柴门,屋后梧桐秋枝低垂。一孔圆窗、一盏孤灯,窗前竹石相映成景。一位神态清古的高士,灯下抚卷凝思。题句“一盏秋灯夜读书”手写“珊”字朱印。逸笔草草,一副古厚朴茂的《秋灯夜读图》跃然瓷上(图1),将此作为器物的上装,自然含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寓意。

器物上的主体画作,是一幅酣畅淋漓的写意山水人物小品《春山行旅图》,图上湖面平远开阔,岸边几颗古柳,枝头一抹新绿;远处几丛桃树,花开—片浅红。一位体态俊雅潇洒澹逸的高士,身后跟随一个左顾右盼、稚气十足的童子,行走在春光无限的山水之间(图2)。背面题款“玉壶携美酒,来醉上林春。丁丑冬日邗上海林作于芝城云林阁”。(图3)

两幅顾海林的经典作品,一幅秋景作盖子,一幅春景作器身,组成了美妙绝伦的“春秋配”,再配以器物本身墩实饱满、古韵悠悠的造型,不失为浅绛彩瓷器中的一件逸品杰作。顾海林簋式暖锅的“春秋配”也铭记和见证了这位扬州籍画家客居江西芝城期间的“瓷画春秋”。

任焕章——《七发》与《七命》之典

任焕章的瓷画生涯,开始于同治年间。从存世的作品看,早期的山水和人物特色,与王少维、甚至周友松等人的作品均有相似之处。及至光绪中早期,任氏的经典山水和招牌人物作品的风格逐渐形成。纵观他的瓷画作品,无论是灵动的花鸟、俊逸的人物还是清雅的山水,总会透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大气。这种大气靠的不仅是艺术天赋的优越和书画技法的锤炼,更主要的应该是其不同常人的文化修养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任焕章好像十分喜爱暖锅这一器型,从同治晚期到光绪中晚期,从簋式到豆式,任氏在暖锅上留下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书画佳作。

这件簋式暖锅是任焕章作于光绪十八年的一件典型的浅绛山水作品。器身器盖山水相连,浑然一体,满目烟雨迷蒙的江南美景(图4)。款书的一面题词“菜以荀蒲,和兼芍药”,书法遒劲古拙,落款“壬辰春月巍山任焕章写意”。(图5)“菜以荀蒲,和兼芍药”,此对好像只此仅见,这对看似平淡无奇又略显古涩生僻的四字联句,可是大有来头。

“菜以荀蒲”出自汉代文学家枚乘的《七发》,“犓牛之腴,菜以荀蒲……此亦天下之至美也。”这篇写于两千年以前、标志着汉赋作为一种新文体正式形成的著名辞赋,受到过历代文人的推崇。一代伟人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期间,曾将《七发》印发给全体与会者,并撰文《关于枚乘七发》,文中写道:“我少时读过此文,四十年不理它了。近日忽有所感,翻起来一看,如见故人。聊效野人献曝之诚,赠之于同志。”如此看来,“犓牛之腴,菜以荀蒲”,在五十年前,还曾是我们这个国家的高级干部们的必读文句。

“和兼芍药”出自西晋文学家张协的《七命》,“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伊公爨鼎,庖子挥刀,味重九沸,和兼芍药……”

《七发》中的“菜以荀蒲”与《七命》里的“和兼芍药”,被巧对成工整精妙的美食养生名句,题写在这件造型古朴的簋式暖锅上,作为瓷画作者的任焕章,其深厚的国学修养可见一斑。

少轩——“红蓼”与“红藜”之误

在同光之间众多的浅绛画师中,少轩以其设色的浓湛浑厚,用笔疏朗萧散,应该算得上是极具特色的一位。

在这件簋式暖锅上,少轩留下了一幅灵动清丽又凝重质朴的《水国秋趣图》。盖上画一枝木芙蓉,嫩绿的花苞深绿的叶子,衬着淡紫色的花朵,给人一股新秋的清馨之气(图6)。器身画面,一根压弯的芦苇上,一只硕大的翠鸟正欲啄食一红色花束,那看似全神贯注又像若有所思的眼神,透出一种清寂超脱的禅意。一丛绿叶之上摇曳着几束红花的,像是南天竹,又像是秋天乡下水塘边以及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图7)。这种狗尾巴花还有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红蓼,看看器物的背面少轩潇洒飘逸的行书题句(图8),正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题新雁》中的一句“红蓼花踪水国秋”。原诗为:“暮天新雁起沙洲,红蓼花踈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有诗句为据,画面上这丛花应该就是红蓼了。

可仔细看,少轩题句中的“蓼”字分明写的是“藜”。“红藜”,对我来说既没见到过,又没听说过。网上搜索,确有这种植物,在台湾还是人工栽培的粮食作物。更巧的是,这种红藜的图片与少轩瓷画上的花卉竟然也十分相似。莫非当初少轩将“蓼”字写成“藜”字是有意为之?一字之误,值得玩味!

倒是真的希望少轩的笔误是有意为之,那样更能说明瓷画作者不是在瓷上依样涂描的匠人,而是以瓷为笺挥洒笔墨情趣的文人,更是具有广博的学识素养和灵活的创作理念的瓷画艺术家。(责编:雨岚)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