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钙制剂的5个标准

时间:2022-09-08 01:13:04

从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膳食情况来看,单靠食物往往很难满足人体对钙的需求,因此,对容易缺钙的高危人群,如2岁以下的婴幼儿、孕妇(乳母)以及老年人,应经常补充钙制剂。目前,我国钙制剂的生产厂已逾百家,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钙制剂时,人们常眼花缭乱,良莠难辨。那么,怎样科学地选择钙制剂呢?一般说来,判断钙制剂的好坏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含钙量 不同的钙制剂含钙量相差很大,含钙量高则服用量可相应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厂商在包装上标明的是钙制剂的数量,而不是钙元素的含量,两者差别很大,需要仔细鉴别。

二溶解度溶解是吸收的前提,溶解度高,吸收率大。但是,有不少药厂为了提高溶解度,事先将难溶性钙,如碳酸钙研成超细粉末,然后加以粘合。人体服用后因药物迅速崩解,可与胃酸作用形成易溶的氯化钙,从而克服其溶解度低的缺点。因此,不要过分强调溶解度在吸收中的意义。

三吸收率 吸收率高低是判断钙制剂好坏的重要标准,但影响因素颇多,如不同的吸收机制、不同的年龄、人体缺钙与否(缺钙时吸收率明显增高)。还有,餐时或餐后服用优于空腹。因进餐可刺激胃酸分泌,同时延缓胃的排空,既增加了钙制剂的溶解度也延长了吸收时间。一次大剂量服用的效果不及多次小剂量。另外,膳食因素也会影响吸收,如食物中的维生素D、氨基酸、乳糖、低聚糖、酪蛋白磷酸肽可促进钙的吸收,而植酸、草酸、脂肪酸、磷酸盐、膳食纤维则可抑制其吸收。因此,钙制剂的吸收率并非恒定不变,一般在10%~60%,大多在30%左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些厂商标榜的钙有“95%吸收率”是不存在的。

四口感这是选择钙制剂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良的口味可取得消费者良好的依从性,反之,碱性或酸性过大的钙盐不仅口感差,而且会刺激胃黏膜,因此不宜选用。

五性能/价格比 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购买前先要计算一下,在同等剂量下,哪一种钙制剂的价格更便宜、更实惠,即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些用贝壳煅烧制成的钙制剂,可能含有铅等有毒重金属。直接用骨头制成的钙制剂,不仅因骨骼中的羟磷灰石不能在肠道中分解,吸收率较差,而且其中的铅含量和细菌学指标不够稳定,因此,最好不要选购这两类钙制剂。临床上发现,很多人“缺钙”“钙吸收差”,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的缘故,维生素D不仅能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而且对促进新骨形成和加速旧骨的吸收都有积极作用。平时人们应多晒太阳,使人体皮肤合成自身的维生素D。婴幼儿、妇女、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因日光照射不足,在补钙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注意!补充不要过量,否则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钙制剂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因为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摄入量增多会使过多的钙质从大便中排出,这样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容易使大便干结。过多的钙也会影响其他二价阳离子,如铁、锌、铜的吸收,造成贫血、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减慢和免疫力低下。资料表明,长期高钙饮食有造成肾结石的危险,因此,正常人每天摄入的钙质以不超过2克为限。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下一篇:看书学习,该选什么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