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打工妹”:点亮58个贫困孩子的希望之灯

时间:2022-09-08 01:05:38

“最美打工妹”:点亮58个贫困孩子的希望之灯

2008年5月初,一个名叫刘丽的安徽籍普通打工妹突然被成千上万的网友所关注,人们感叹之余,纷纷发自内心地称赞她是“最美打工妹”:在厦门一家足浴城打工的刘丽,每天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月收入不过2000余元,却从2001年起,连续8年将大部分的打工收入用来资助那些曾经跟她一样上不起学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时至今日,她先后资助了58个贫困孩子上学,目前仍有37个孩子接受她的资助。

刘丽不过是一名最底层的打工妹,干着极为普通的工作,收入也不高,可她为什么执著地醉心于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辍学打工,柔弱

少女撑起一个家

今年28岁的刘丽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古城乡一个贫寒的农家,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在她10岁那年夏天,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过后,她家7口人赖以栖息的几间土坯房被洪水浸泡后轰然倒塌,这令家境极为窘迫的她们更是雪上加霜。望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全家人擦干眼泪后,只好从废墟里扒拉出一些废木料,在公路边用塑料薄膜搭了两间简易的窝棚。父母跟两个弟弟住一间,刘丽跟两个妹妹住一间。

1992年全乡17所小学毕业会考,刘丽考了第4名。然而,小小的刘丽却面临着人生第一次艰难的选择,当时爷爷因为罹患肝腹水去世,父亲也有病在身,家里穷得叮当响,如果她要继续上学,弟妹便只好弃学了。

就这样,为了弟妹的将来,年仅12岁的刘丽主动辍学,将失学的痛苦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从此,她用稚嫩的双手和肩膀,每天跟在父母的身后,泥里水里,风雨无阻,共同支撑着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然而,刘丽毕竟是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每当看见同龄人背着书包从她面前经过,她的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着说不出的心酸和难受。本来,她也能像同龄人一样,每天背着书包无忧无虑地去上学,可她的家境不允许,她只能选择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过早地劳作,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每当此时,刘丽为了不让别人看见,就偷偷地躲在树丛后或邻居家的院墙边,一边看一边流泪。对知识的渴求,像种子一样飘落在刘丽的心中,生根、发芽……

转眼几年过去了,1996年4月,刘丽跟随几个姐妹来到武汉,进了一家针织厂打工。然而,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里的工人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而且老板不让出门。很快,高强度的工作拖垮了姐妹们,大家咬牙坚持了2个月后,刘丽跟姐妹们连工资都没要,在一个晚上设法逃了出来。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刘丽才跟姐妹们坐上回家的汽车。

虽然首次外出打工受挫,但是并没有吓倒刘丽。因为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她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弟妹们撑起一片天空,让她们无忧无虑地安心上学。此后,刘丽先后辗转安徽、江苏、北京等地,换了十几份工作。每次领到工资,她除了留下几十元零花钱,剩下的全部寄回家去。就这样,刘丽依靠自己微薄的打工收入,艰难地支撑起一个濒临绝境的家,并让全家人慢慢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助学圆梦,不能让贫困

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

1999年3月,为了挣到更高的工资,刘丽跟随一个远房亲戚来到了厦门。在亲戚的介绍下,刘丽先后应聘进了两家工厂。然而,因为只有小学文化,机器上的英文标识刘丽根本无法看懂,工作起来非常吃力,这样她没干多久就被迫辞职了。此时,刘丽已身无分文,再加上居无定所,几乎把她逼到了绝境。

就在刘丽走投无路之际,一天她意外结识了从安徽老家来到厦门拾荒的几个老太太。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刘丽顾不上少女应有的矜持和羞涩,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拾荒队伍,跟随几个老太太同出同进,吃住在一起。

2000年年初,刘丽在一条街道拾荒时,偶然看到一家足浴城贴出的招工广告,虽然是招聘足浴学徒工,但收入还不错。当下,她不免有些心动了。她想,自己一个姑娘家,总不可能一辈子以拾荒为生,何况应聘足浴学徒工没有文化要求,只要勤劳肯干就行,这不正好适合自己吗?于是她忐忑不安地前去应聘了。

培训期间,她一边仔细倾听足浴技师的讲解,一边认真做笔记。在观摩技师的按摩手法和动作要领时,她更是全神贯注,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尽快地入门,快速掌握按摩手法和技巧,刘丽利用休息时间,对照人体足部穴位图,一个一个地熟记不同的经络穴位,然后以自己的双脚为对象,不停地按摩,亲身体验各种不同按摩手法的感受和效果。碰到弄不明白的地方,上班后她就缠着技师,不厌其烦地请教,然后细细揣摩,加以消化领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刘丽很快独立上岗了,成为那批学徒中率先出师的第一个人。

刘丽没有想到,等待她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由于双手每天浸泡在五六十度高温的药水里,不停地给客人按摩推拿,每天下班后,她就感到浑身钻心地疼痛,肩膀酸胀得抬不起来,10个手指到处布满了乌黑发亮的血泡,甚至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不到两个月,她的手指、手腕都肿了,医生不得不给她吊上绷带。然而,带给刘丽痛苦的同时,她也收获了惊喜。当她领到第一个月的薪水1800元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长这么大,这可是她头一回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的钱。那一晚,刘丽兴奋得失眠了。第二天,她一早就跑去邮局,除了给自己留下300元生活费,将其余的1500元全部寄回了家。

刘丽的正班时间是12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可她为了多挣一些薪水养家,常常主动申请代替其他姐妹加班,这样一来,她的上班时间一般都要延长到13至15个小时,因此经常要挨到凌晨3点才能睡觉。有时实在太累了,她就趁没有客人的间隙,来到走廊外面的椅子上躺一会,或者到洗手间用冷水洗个脸提提神。就是凭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打拼,在刘丽源源不断的支持下,她家的境况慢慢好转了。到2001年,她家不仅盖起了新房子,还有了少许存款,弟弟妹妹也长大成人了。

按理说,此时的刘丽可以好好歇歇了,但她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有一段时间,刘丽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自己当年因为家境贫寒不能上学的辛酸画面,这段锥心的痛苦回忆,不知多少次刺痛了她的心。家乡因为贫穷落后,自己才没有机会继续读书,才会四处漂泊到处打工。如今,自己凭借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在社会上立足的一技之长,为什么不能帮帮家乡那些还在贫穷中苦苦挣扎的孩子呢?若是让贫穷折断了孩子们飞翔的翅膀,那可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啊!虽说自己能力有限,但能帮一个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完成学业,哪怕是他们将来出来打工能认识WC是什么,那也不错呀!

就是凭着这样朴素的想法,2001年8月,刘丽通过家乡的有关部门,联系了老家21名家庭贫困而品学兼优的孩子,约定以后每学期开学前定期将学费寄到孩子们手里。

无怨无悔,“最美打

工妹”感动万千网友

刘丽每学期都将钱直接寄到孩子们手里,直到2006年6月,她资助的21名孩子全部顺利完成学业,刘丽才长舒了一口气。

2006年8月,刘丽调整了自己的资助计划,转而改为资助打工地厦门市的贫困孩子。她觉得,资助孩子们读书,不应该有地域之分,再说厦门当地的孩子,她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这样可以增进与孩子们的了解和交流,资助效果也许会更好。于是,她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开始了一对一的资助。因为对贫困有最为深切的感受,刘丽选择的资助对象大多是单亲或父母有重大疾患而本人又非常优秀的穷苦孩子。最初,她一次性资助了7个孩子。

为了增进与孩子们的交流,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勤奋学习,除了每学期定期给孩子们寄学费,刘丽每隔几个月总要忙里偷闲,利用白天难得的休息时间,挤乘公交或搭乘摩的到同安各村进行走访,看望孩子们。每次去走访,刘丽都要提前精心准备一番:买上一大堆的学习用品、米、面和食用油,此外还要给每家至少准备一个200元的红包。而一次往返,就要花去一整天时间,这样刘丽赶回家后就只能匆匆扒几口饭,然后连轴转地继续上12个小时的夜班。

虽然刘丽每年要探望孩子们好几次,但每一次带给她的都是心灵上的震撼和不同的感受。她说:“孩子们真的好可怜,有的房子摇摇欲坠,四面都透风,有的黑黑的到处都在漏水,但墙上却一排排地贴满了奖状。看到他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仍然在苦苦坚持,始终没有放弃,真的太让人感动了。看到他们,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从前,总会从同安一路哭着回来。”

渐渐地,刘丽默默捐资助学的事迹在周围慢慢传开了。虽然很多人对她一个打工妹的助学义举赞誉有加,但还是招来了身边人的各种冷嘲热讽。有人说:“一个洗脚妹,那么辛苦,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赚个两三千元,自己省吃俭用不吃不穿,却拿去捐给别人,如果不是精神病,那就是脑子有问题!”还有人说:“在厦门,满街都是比她有钱的人,那么多的富人大款都没人捐款,她充什么富婆啊,真是吃饱了撑的!”

对于这些非议,刘丽曾一度挣扎过,反思过,甚至自闭过。她想,自己是自愿捐资助学,不求名不图利,不被人理解也就罢了,何苦要遭人挖苦遭人讥讽呢?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后来,她听到的非议多了,也就习惯了,别人骂她精神病也好,讥讽她是富婆也罢,她都不在乎了,总是一笑而过。相反,有时候她觉得心情郁闷了,就抽空到乡下探望孩子。而每一次去探望,她都觉得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精神上的享受,什么烦闷、苦恼都会烟消云散。

刘丽在走访过程中,渐渐了解到有更多的贫困孩子面临着失学,此时她感觉到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真是太微不足道了。这样,她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加入到助学的队伍,帮助孩子们圆读书的梦。

一次,刘丽给一位胖胖的东北老板做足浴,见对方长相和善,于是她一边用心地给对方按摩,一边试探着向他游说起来。没想到对方大加赞赏后,当场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并给了刘丽一张名片,让她第二天到公司去找他。翌日上午,刘丽满怀希望地带上资助名单赶到那家公司时,老板却把她带到楼上的卧室,色迷迷地对她说:“这样吧,你陪我睡一觉,把我侍候舒服了,只要你开个数,你要我捐多少,我就捐多少!”说罢,对方就要伸手抱她。吓呆了的刘丽羞愤交加,她一把将名片撕得粉碎,狠狠地砸到他脸上,屈辱的泪水夺眶而出……

尽管如此,刘丽并没有改变初衷,她不相信自己的行为没有人理解。不久,有一对厦门当地的中年夫妇得知刘丽的故事后,专程找到她说:“你作为一个外来打工妹,能有这样的举动真是了不起!这样吧,我们也尽一份力,你帮我们牵线联系一下,我们一次性认捐30名孩子。”几天后,当30名孩子如数收到那对夫妇的助学捐款后,刘丽高兴得热泪盈眶。是啊,孤独的助学路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喜事呢!

助学8年来,刘丽的捐款已达10余万元。她在厦门捐助的孩子数量,从最初的7个增加到后来的10个,如今已经固定发展到37个。而她自己每月的开销,都控制在300元以内。她租住的房子,竟是三室一厅的套房用木板隔出来的上下两层的其中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书桌、一台旧电脑和一张小床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摆设……

2008年5月2日,一群驴友在同安乡下游玩时无意中得知了刘丽的故事,感慨之余,把她助学的事迹发到了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刘丽的故事顿时感动了无数网友,厦门当地的媒体也闻风而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网友和读者在网上留言,称赞她是“最美打工妹”。网友“来生缘”称赞说:“最美的人做最美的事!”网友“感动”留言说:“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与否,与他的出身、工作、文凭等等没有任何关系,刘丽就是一个最鲜活的例子!”读者“善良的人”说:“我们的社会就是因为有了刘丽这样的人,才显得更加和谐美丽,称她是最美打工妹,当之无愧!”

如今,刘丽除了在足浴城正常上班,她还报考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每天还坚持自学英语。有人不解地问她:“既然对英语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花钱参加专业培训呢?那样或许就可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刘丽淡然一笑,说:“我花钱学习,只是我一个人受益,而帮助别人,却能使很多孩子改变命运。你说哪个更合算呢?”最美打工妹,或许就美在这里,朴实无华,真诚善良……

上一篇:宁夏、云南:建立两省女职工合法权益协调机制等... 下一篇:爱是心灵的默契,美国中医奇才牵手中国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