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第八纺机”在超越与改进中进步

时间:2022-09-08 11:26:14

相隔半年,再一次采访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发现他们又有了很多新的纺机成果出来。感觉他们不停步地一直在追赶超越着“最先进”,一直在改进完善着“更先进”,他们一直都在进步。进步:一直都在努力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经编整经机械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GE209、GE258、GE210等实时监控伺服控制高精度高速整经机系列,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常州市一等奖,并获得江苏省纺机推荐产品称号,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此外,GE203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及科技部火炬计划15周年优秀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GE209被评为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重大贡献奖等10余项荣誉。

这么多年来,公司一直都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一直都在不断进步。2002年开发的GE209实时监控张力自动控制高速整经机,为高性能整经设备,设置了高品质的闭环张力控制系统,保证纱片总张力的恒定和精确,其微电脑实时监控系统能在整经过程中连续检测盘头直径并随时进行调控,保证成组盘头的直径(外周长一致。2004年开发的GE218型弹性(氨纶)纱线整经机,它是集计算机、通讯、人机界面、伺服控制、光、机、电、仪气、电子齿轮为一体的高性能整经机,适用于弹性纱线(氨纶)的整经,具有国内独创,达超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2005年开发的GE210型高精度伺服拷贝高速整经机,机型新颖、操作简便、智能识别、各种数据自动保存、电子齿轮、速度跟踪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检测机构。2007年-2009年三年时间里,公司又研发了GE218型立式氨纶整经机;GE328型织带氨纶整经机;GE3 18型(40”×42”)大盘头高精度整经机;多轴向经编机;双轴向经编机等。公司将新产品开发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经常州市批准成立了的“常州市经编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现拥有30余名中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并配有较为齐全的检验、试验设备,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科研经费用于产品开发,每年有2-3只高新技术产品面向市场。

在2005年-2008年间,企业有35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其中发明专利7项。从1998年起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起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起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常州市明星企业,常州国家高新区十佳企业;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企业有9只产品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在这些进步当中,多轴向经编机、GE2EFM43型多梳栉(41”/20”带压纱板)二用经编机、GE218型立式弹性(氨纶)纱线整经机等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创新超越:多轴向经编机

多轴向经编机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十三轴联动高性能机械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机组,该机生产的增强织物被广泛用于复合材料中,比如在风力发电叶片、游艇、汽车、飞机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应用。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多轴向经编机都在欧美发达国家生产,而且价格相当昂贵。

针对此种情况,在董事长谈良春的带头下,公司决定调动各方面资源攻关多轴向经编机。为此,还特意组成了一支科研型队伍,集齐工厂老、中、青三代工程技术人才。项目攻关开发组共16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并聘请河海大学、东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江南大学的教授前来帮忙,另外,公司也有一支较强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编程与应用队伍,他们承担着机械部件的试制,电子和计算机设计与试制、测试的任务,更有一支熟练的技术装配与加工骨干队伍,综合人员整体素质高,成为项目攻关实施坚强的基石,同时企业与河海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院校有着广泛长期的合作,形成项目的外向型科研队伍,组成了产品开发攻关技术保证的壁垒。

多轴向经编机是公司在瞄准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高科技产品,也是国内开发的为数不多的超越国际同类产品的经编机,具有技术起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色。

在公司全力配合努力下,GE2-M2多轴向经编机开发成功。现该产品门幅为101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机器均为50时),复合针采用了独特的WALKING NEEDLE系统,可以减少织针对纬纱的阻力,减少织针对纬纱进入编织区域的干扰,同时也延长了织针的使用寿命。经纱输入罗拉有两种导入方式s和z,客户可以在使用不同粗细原料时自由选择导入方式。在每层的纬纱铺纬系统中的小车耙子横移机构保证了在铺覆各种角度时每根纬纱平行地铺入钩子。纬纱的传送钩链采用了单排钩,这样可减少纬纱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每根纬纱不会脱钩。在铺纬区域安装了纬纱支撑皮带,提高纬纱的平整度,大大地改善了纬纱的均匀度和织物的外观。铺纬系统采用了PLC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光缆进行数据传输,改变纱层铺覆角度的操作只需几分钟完成。变频驱动装置安装在带有空调和正压的控制柜中,这样保证了柜内的气压永远高于外部气压,使外界的物质不能进入柜内,同时电柜带有安全保护装置,当机器在运转时,电柜门一旦被打开,机器就会停止运转;在输入各层的角度及克重、原料等参数,计算机很快能计算出机器最大的运转速度;计算机能对班产量,生产效率进行数据统计和管理。在铺纬架周围安装红外安全装置,当有异物进入生产区域,机器会自动停止,可以避免意外。

常州第八纺织自主研发的多轴向经编机,在整机性能及使用功能等方面具有很高水平,涵盖多个技术创新之处,比如经编机实时双总线控制技术。这是多轴向经编机的一种新型的控制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采用实时双总线技术及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对经编机进行高速实时控制的方法。这是由两条总线支撑的、由十余台计算机组成的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的实时系统,它是目前国际上相当高科技的控制技术。此外,自主研发的多轴向经编机是由三根经轴、六根纬轴、一根牵拉轴、一根拖链轴、一根托布轴、一根摩擦卷绕轴组成的高精度、高科技的十三轴联动的复杂系统,这些轴有各自的功能及运动轨迹,它们既独立,又关联,并与机器高速旋转的主轴的转动角度和速度有严格的时空关系。该技术以主轴转动角度和速度为变量,确定运动轨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十三根轴与机器主轴的协调和同步运行。

研发改进:多梳栉二用经编机、立(卧)式氨纶整经机

GE2EFM43型多梳栉(41”/20”带压纱板)二用经编机是新一代多梳节两用经编机,一台机具有带有压纱板多梳栉经编机和不带有压纱板多梳栉经编机这两类机型的功能,通过装上或卸去压纱板机构,适当的配置对应的地梳横移机构,重新进行梳栉配置和部分结构的调整,即可由一种类型的多梳栉经编机转换成另一种类型的多梳栉(带压纱板)经编机,实现一机两用。

从GE218型卧式弹性(氨纶)纱线整经机到GE218型立式弹性(氨纶)纱线整经机,也是常州第八纺机技术改进的一大亮点。据公司蒋国中总工程师介绍:“从卧式纱架到立式纱架的改进,使得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了不少。如果是卧式纱架,纱出来的时候需要拐一个弯,关键是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导向轮,轮子工作的速度非常快,每分钟要转几万次,属于高速运转,这样时间长了很容易损坏。而立式纱架出来的线,用不着拐弯,直接送往主机。两者比较,看起来只是一个‘弯’的小问题,但是却可以提高不少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而且别看只是‘立卧’的差别,其中需要攻克的细节难关有很多。”

除此之外,目前,GE2SL-2(245”)双轴向经编机也正在研发之中,这是最新开发的高性能经编设备,采用了独特的复合针,可以减少织针对纬纱的阻力;纬纱的传送钩链采用了单排钩,采用小车在导轨上移动的方式铺设90度纬纱,采用实时双总线分布式控制,可配备短切毡装置,短切毡可以配置于织物的上层或中间结构中。主要用于风力发电、航天航空、造船、建筑、军工等行业。

上一篇:天然纤维学会终端争宠 下一篇:危机下的牛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