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乾坤大布衣”

时间:2022-09-08 10:22:41

于右任,187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重要决策人物之一。诗人,著名书法家。

一、“牧羊儿”

于右任,原名伯循,常以“牧羊儿”自称。他出身苦,生母赵太姐小时候就因家贫,被头插草标出卖。

于右任两岁时,生母赵氏病重,将他托付给于右任二伯父的妻子房氏抚养。

房氏丈夫下江南长期没有音讯,房氏娘家劝她改嫁,但是为了苦命弟妹的遗愿,她抱着于右任来到城隍庙,对天起誓:愿守空房,吃千辛万苦,要把伯循抚育成人!

于右任六七岁时,求伯母为他买了一只便宜的跛羊,他天天早起放羊,为的是能够生下小羊,补贴家用。

7岁那年,于右任的舅父送他到村中马王庙学塾启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右任见家里连盐都买不起,便利用课余或逃学到鞭炮作坊卷纸炮赚钱,有时,一天可以挣20多文钱。

房氏伯母得到消息,拉着于右任,向学校先生检讨家教不严,跪下让先生用戒尺罚打自己。

于右任勤勉苦学,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参加陕西省考试后,学政叶尔恺评价于右任是“西北奇才”。

少年时受的苦,于右任从来不忘。成名后,对于有恩于他的恩人和家乡,于右任尽孝尽力,将房氏伯母当生母供养。

于右任后来身居政府“监察院院长”等要职,曾经回乡寻访对自己有恩、却多年不见音信的舅舅,由于战乱频仍,舅舅未能找到。他洒泪而归,声称“陕为吾父,甘为吾母”!

为了“父母”不再受穷,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建言“开发西北”,并呼吁社会贤达“兴学兴农”。他首倡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大)、渭北中学,还先后在三原创办民治小学、民治中学、三原女子中学等。

二、文有笔,武有枪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陕西避难。21岁的于右任认为,慈禧一伙正是国弱民穷的根源,他要上书陕西巡抚岑春萱杀死西太后,被同学好友制止。

24岁时,于右任披头散发,光着上身,提一把砍刀,照了一张赤膊相拼的相片。这张相,配上“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的题联,被照相馆老板私自加洗多张送人。

两年后,于右任赴河南开封科考。三原县令德锐向陕西总督密报,说于右任是“革命党”,证据就是那张相片及题联、诗章。当局立刻下令通缉。于右任闻讯逃到上海,化名“刘学裕”,辗转震旦学院学习。

在震旦学院,于右任受到马相伯院长的赏识,开始在《新民丛报》上以“于右任”为名,发表言辞激烈的文章。“右任”既用“夫子循循善诱人”中“诱人”谐音,又指反清:古代“左衽”指受异族统治,“右任(衽)”指代汉族。

于右任协助马相伯组建新校,并撷取《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诗名,建议以“复旦”为校名,这就是现今复旦大学。

1905年,于右任结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

他创办了《神州日报》。这是革命党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后报馆因邻居失火殃及毁坏。于右任又相继创办了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赢得了“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

1918年,他应邀回到家乡,担任“护法运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与南方“护法运动”相呼应,给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

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辛亥革命成功后,于右任被孙中山提名为交通部次长,部务,分管路政、邮政、电政、航政等事项。可惜随着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于右任也跟着辞职,在任只有4个月。

此后,于右任除了在军界任职,还多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28年,任审计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参事;1931年2月,任监察院院长。

在监察院院长任上,于右任明德肃贪,弹劾过两个鱼肉百姓的县长,甚至杀了一个与联络有亲的中央信托局运输处长林世良。后来,他居然将枪口瞄准了的几个“部级巨贪”,在袒护“巨贪”时,他拍案大怒:“监察何用?监察何用!”曾经想要撤掉“于(榆)木疙瘩”,由于于右任清廉,只得让他接着做没有真权的“监察院长”。

于右任到地方视察,一律拒绝地方招待。

1918年,陕西大旱,于右任为赈灾募捐四处奔走。他的长子于望德结婚时,他把婚筵办成了募捐现场,婚礼后,所有贺礼都当作赈灾善款送到陕西。随后,他又购买了100担小米,抱病回到陕西开设粥厂,救济灾民。

于右任擅长歌赋与诗词,著有《右任诗书》等多部作品,问世的诗词有1000多首。于右任有“中国草圣”之誉,给人写字却不要钱。他应出版社之约编定《标准草书》,刊印时,他与出版商约定不取稿酬,只要求将《标准草书》的定价定低些,以便于读者购买。

他布衣粗食,两袖清风,常把私财济助亲友和部属,自己却“穷”了一生。晚年,他连拔牙都嫌贵,索性忍痛不拔;喉咙发炎,也因医疗费贵而忌医。他的第三个儿子出国留学时,学费是借的。他逝世后,保险箱里只有日记、信札,以及数万元借款单!

四、海峡相隔,亲情难忘

对于国共两党,于右任提出“合则两益,离则两损”。1949年11月29日,他被裹挟去了台湾,结发夫人高仲林和长女被留在大陆。

海峡相隔,亲情难忘。1958年,在他和高夫人结婚60周年前夕,他含泪赋诗:“两戒河山一枝箫,凄风吹断咸阳桥。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凄风吹断咸阳桥”。1962年1月下旬的一天,他彻夜难眠,伏案在日记本上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上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望故乡》吟成后,于右任彻夜不眠,吟咏不止。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于台北。临终前没有留下一句话,只是向老部下示出三个指头。后来有人猜测,这是他在怀念故乡“三原”,或是他家的三间老屋,或是老屋门前三百多年的古槐!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中华之子于右任,临终前魂牵梦萦的,是大陆、是故乡,是祖国统一!

上一篇:政协委员杨三姐 下一篇:荒唐的“滴骨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