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此书就不了解中国!

时间:2022-09-08 10:08:52

不读此书就不了解中国!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事实上只有两部史籍,是最有价值的,一是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另一个就是司马光先生的这部《资治通鉴》。

司马光先生以无比的魄力和高瞻远瞩,而他的编辑群更都是知识渊博的史学专家,所以能使1362年乱如麻的史迹,得以条理分明地呈现于世。连同编年史的始祖《春秋》在内,中国还没有出现比它更明晰更精确的史籍。

因为作者的保守立场,有人曾怀疑《资治通鉴》是不是值得尊敬,更有人把《资治通鉴》比作为“驯马术”,指控它专供统治阶层使用。然而伟大的文化产品,功能是多方面的,史观可能无法使每一个人同意,但史料却是严肃的,司马光先生已经为我们留下宝藏。何况,司马光先生处理史料时,只把他的主观见解表现在“臣光曰”篇幅中。假使没有司马光先生,史料失散,即令今天的专业历史学者,具备司马光先生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也无能为力。

宋王朝的六任帝赵顼先生把它命名为《资治通鉴》,实是佛头着粪之举,使一部史书,变成一部政治学问――帝王的镜子。但我们却感谢他的命名和他所写的那篇序文,那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和最传奇的一篇序文。当革新党当权,下令查禁《资治通鉴》时,有人警告说,那将是向皇帝挑战,才惶然而止。不过,虽然它自认为和被认为是帝王的镜子,事实上,却很少帝王从这面镜子上获益。明王朝皇帝每天清晨,都要研读它,但明王朝的皇帝群,却一个不如一个。盖权力固可使人发疯,权力同时也可使人愚不可及,以致看不见镜子,或虽看见镜子,却觉得镜子里的丑陋映象,原来美如天仙。所以,《资治通鉴》与其说是帝王的镜子,毋宁说是人民的镜子。透过《资治通鉴》,可以看出我们所处的历史位置,和面对的福祸命运,也可看出统治阶层的心态和行事轨迹,用来作为对他们的评鉴标准。好比说,从王朝的嬗递、革命的频起,我们至少了解,中国的政治思想法,是依靠他们的自我控制――品德,这就遇到困难,盖只有令一个权利制衡,才能使人循规蹈矩。品德绝不可恃,因为,权力可以败坏品德,可恃的只有民主制度,偏偏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改朝换代,都缺少这种思想作为最高的指导原则,以致一直在循环砍杀,不能遏止。

不细读《资治通鉴》,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政治,以及展望中国前途,根本不可能。摘自《资治通鉴》柏杨译版

(中国移动周刊)

上一篇:突出人在历史的地位 下一篇:白领们,你们学会理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