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时代“网络与执政关系”探究

时间:2022-09-08 08:32:33

Web3.0时代“网络与执政关系”探究

编者按: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公众信息传播的手段,给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全新而便捷的渠道,同时也为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早在去年初,党中央就提出“要适应时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就必须尊重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特点,掌握媒体运作规律,把握受众需求和心理,这对习惯了传统媒体运作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公众以及媒体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六十余年执政经验的结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善待、善用、善管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新特点及其对执政带来的新影响而作出的新判断,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处理执政党与媒体之间关系方面取得的新突破。从Web3.0到政府3.0,了解网络,重视网络,学习网络,懂得网络,利用网络,建设网络,管好网络,已在全党形成共识。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善解网络:网络问政的新视角

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我党对互联网的了解、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网络问政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以浏览、访问为主的Web1.0,到以互动、社区为主的Web2.0, 再到以整合、聚合为主的Web3.0,技术的进步与政治的开明、民主意识的觉醒相互作用,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新的审视维度和立体视角。

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正在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信息源。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分析表明,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之一。互联网的新应用新服务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博客、微博、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网民的网络使用已经从电子邮件、网页浏览、BBS讨论等简单应用向跨领域、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虚拟的公共空间”,其匿名性、交互性、低成本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让网民畅所欲言成为现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有关互联网问题的调查显示:不同群体的网民在参与网络讨论时的明显差异,决定了网上民意与主流民意之间的客观差距。社会各界应该理性看待网络舆论,对于网络讨论中的各种观点,无论是用作数据参考、信息分析,还是政策咨询,都应考虑“发帖人”的身份特点及其知识背景,有选择地接受和使用,用批判的眼光分析舆论倾向,以免将有失偏颇的个人观点当成公共舆论和民意代表误导大众。事实正是如此,我们既要重视网络民意,又不能被网络民意所误导,不能简单地将网络民意等同于主流民意,要善于去伪存真,避虚就实。

善待网络:科学执政的新亮点

科学执政,就是要不断探索和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执政理念在对待互联网上的态度时,就是要善待网络的特性,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把全心全意尊重网民意愿、为网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善待网络的后面,其实就是善待公众、善待民意,其实质就是以民为本的科学执政理念。

国家领导人经常上网了解公众意愿,有时直接在网上与网民交流,讨论国家大事,回答网民的问题。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的渠道。”2010年1月27日,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结束时表示,倾听网民们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互联网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成为中国政府科学执政、改进工作的新渠道。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6月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表示,中国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十分重视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对人们通过互联网反映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及时调查解决,并向公众反馈处理结果。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维护公民依法享有的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

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在现实面前,政府官员大都经历了一个由憎恨网络,到认识网络,到喜爱网络的过程。现在大多地方官员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经常上网发表意见,与网民互动交流,重视网络舆论的作用,及时解疑释惑,消融坚冰,化解积怨。一大批通过互联网反映出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问政”首次写进2010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网络民意”也首次写进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善待网络批评,建立反馈回应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提高科学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2009年,网络舆论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各地普遍建立快速应对机制,回应网民关切,网络舆情应对提速,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提高了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人民网舆情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媒体时代,“黄金4小时”概念,刷新了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24小时”法则,信息,引导舆论的速度由24小时提升为4小时。

善用网络:民主执政的新载体

从政府网站开通,到地方领导留言板设立,各地借助新兴传播手段,关注、回应舆情民意,更为积极,更为规范。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目的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网络发言人出炉、网络新闻会召开、政府微博开通等层出不穷。网络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民主执政的新载体。

网络问计。网络问计是互联网参与民主政治、民主管理国家的典型运用。通过网络问计于民,汇集民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前的普遍做法。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都会通过互联网征求公众意见。近三年来,每年通过互联网征求到的建议多达几百万条,为完善政府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网络反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社最近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条。中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畅通和拓宽举报渠道,加快网上举报建设进程。中央纪检监察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开设了举报网站。在中国,官员的不当言行因被网络曝光而被处罚乃至入狱的事情屡见不鲜。

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与目前已普遍建立的新闻发言人机制所发挥的媒体传播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网络发言人的诞生,不仅意味着新闻发言制度的刷新,更标志着信息公开、网络问政的深入。网络发言人频率高、空间广,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渠道和方式多样,特别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东通过设立网络发言人,初步形成了与网民经常性、制度化的网上沟通机制。

博客、微博、新闻跟帖与网络论坛(BBS)。近年来,官员注册账号、开设QQ、亲自发帖与网民对话、在论坛上实名发言、设立博客等蔚然成风。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为社会发展献策建言。微博时代,官员正在不断创新简洁、便利、实用的新形式,加速推进网络问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门户网站的热门新闻后面,跟帖多达数万、数十万,而帖文追踪时事,畅所欲言,观点犀利。

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是政务公开的一种新的形式,因为其直观、便捷、互动、同步等特点,搭建了一个新的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政府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从网络直播人大会议、立法听证会到网络直播政府常务会、述职竞职演说,再到网络直播庭审现场、网上公开财政预算等等,网络直播渐次展开,逐渐规范。

善管网络:依法执政的新课题

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国政府不断完善互联网发展与管理政策,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规律及客观需要,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途径和方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加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媒体运用等方面能力。在我国,依法管理网络是依法执政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依法治国的一个新内容。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现代社会里,执政党和政府对媒体控制的手段除了规定大众传播的管理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把对媒体的管理纳入到法治的轨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来管理网络的国家之一,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已出台涉及互联网的法规性文件30余个。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络媒体的建设和活动,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思想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给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迫使我们必须思考对其进行规范的法律基本原则和精神。互联网立法能做的,就是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

大力促进行业自律。自律就是遵循法律自己约束。我国政府向来十分注重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建立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01年5月,全国性互联网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第二年开始就陆续推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等一系列自律规范。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会同广大业界从业人员签署了行业自律规范,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大力倡导网络诚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促进我国互联网繁荣、健康、文明、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动态中管好网络。对现在的互联网,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正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我们要不断跟踪变化之中的互联网,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采用立法和自律等手段,管好网络。

遏制违法信息传播,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保护数字知识产权,防范黑客攻击,推行网络实名制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法律的框架内去深思。对网络上出现的帮人删帖、消除负面消息甚至充当网络打手的网络“黑公关”、网络推手公司,除了要加强对媒体管理人员的教育,通过综合手段清理灰色地带,加强自律外,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推出网络管理办法。

善管网络不仅体现在立法执法等刚性的方面,也体现在营造健康、科学、文明的网络文化建设上。我们要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让依法管理网络贯穿于网络使用、建设的各个环节,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包括依法管理网络在内的依法执政的最高境界。(作者单位:赣州市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栏目责编:陈道生

上一篇:安全使用舞台机械 下一篇:转型期我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