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夫:“巴西之母”出任首位女总统

时间:2022-09-08 06:17:21

世界在11月1日醒来,看到迪尔玛・罗塞夫即将成为巴西下一任总统的消息。

巴西驻上海领事馆的Joel Sampaio对记者表示,巴西将第一次拥有一位女总统,同时在竞选中也体现了足够的民主。“我们为国家的力量和民主感到快乐。”罗塞夫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这是巴西在40年前创造“经济奇迹”以来的又一奇迹。

很难想象,这个62岁女人的身上聚集着如此纷繁的经历:她是曾经活跃在战场上的游击队长,也是遭受过巴裁军政府酷刑折磨的阶下囚;她是现任总统卢拉“钦点”的接班人,还是接受过癌症化疗的病人;她是媒体眼中的“冷面铁娘子”,同时也是支持者高喊的“巴西之母”。 对罗塞夫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她能否在“后卢拉时代”续写巴西传奇。

罗塞夫的竞选胜利

2010年的总统选举是巴西实现民主化以来没有卢拉参与的第一次。在10月3日举行的选举中,罗塞夫的得票率在所有候选人中名列榜首。但是,由于未能超过50%,她不得不与社会推举的候选人若泽・塞拉进入第二轮角逐。

迪尔玛1947年12月出生于巴西西南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父亲佩德罗・罗塞夫是保加利亚移民,在大矿州首府做教师。迪尔玛是土生土长的巴西人。

小时候的迪尔玛接受着欧洲古典教育,热爱歌剧。但优越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步入“正规”,相反她成为了一名激进的极左派,自1964年开始便从事反抗军政权统治的活动。1965年,时年17岁的迪尔玛就读于“中央州高中”,这所学校以学生公开反对巴西军政府独裁统治而闻名。

1967年,迪尔玛加入一个名为“工人政治”的组织。“工人政治”是巴西社会党的一个分支。在这一年,迪尔玛结识了同样支持暴力革命的伙伴克劳迪奥・加莱诺・利尼亚里斯,次年她与加莱诺结婚。在丈夫鼓励下,迪尔玛加入了地下游击队。据称,身为游击队员的迪尔玛擅长使用武器、运用游击战术等。

在那样动荡的斗争生涯中,他们聚少离多,很难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迫于政治压力,时年21岁的迪尔玛放弃了在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大学经济学院的课程,与加莱诺一同迁至里约热内卢。在这里,她认识了另一位革命头领31岁的卡洛斯。随后迪尔玛与加莱诺离婚,并一直追随卡洛斯。迪尔玛经历了她一生中最为疯狂的爱情,度过了两人一生中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两人却在1994年宣告分手,并最终在2000年离婚。

1970年1月,迪尔玛在圣保罗市被捕入狱。遭受了连续22天包括鞭打、电击的酷刑折磨。此后在监狱中度过大约三年时光,身心备受摧残,1972年底迪尔玛获释。这段坚强的经历也使她赢得巴西“圣女贞德”的称号。

1985年,罗塞夫出任阿雷格里港市政财政厅厅长。这是她首次在政府部门任职,也是她进入巴西政治舞台的开端。2003年卢拉上台后,罗塞夫被任命为能源部长。2005年6月,罗塞夫被卢拉总统任命为总统民事办公室主任。巴西媒体认为,罗塞夫在这一岗位上的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她成了卢拉总统最满意的得力助手之一。这也是卢拉愿意“钦定”她为接班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使罗塞夫在总统竞选中取胜,卢拉不遗余力地为她出力流汗。卢拉本人也承认,他为迪尔玛“拉票”而在全国各地旅行的时间,比他自己在2006年竞选时花费的时间还多。

新总统面临的挑战

巴西媒体和一些国际媒体都认为,罗塞夫的取胜得益于卢拉总统的魅力,因此,可以预料,罗塞夫的内政外交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她当政后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

一是能否办好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并为2016年夏季奥运会做好准备。巴西是“足球王国”。任何一个巴西总统的电视讲话不会安排在有足球赛的那个时刻。在竞选总统时,罗赛夫的对手塞拉也不忘去球场接触球迷,甚至走上草地,表演一下脚上功夫。

巴西“申奥”成功意味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首次在希腊举办之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首次来到南美洲大陆。巴西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卢拉总统和球王贝利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

这两个重大赛事确实是巴西国际地位上升的又一重要象征,也使国际社会对巴西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巴西能否如期完成比赛场地的建设工程,能否改善社会治安,能否使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游客满意,将是考验罗塞夫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二是罗塞夫能否继续保持巴西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影响到巴西。但巴西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受此危机影响的拉美国家,却是第一个摆脱这一影响的拉美国家。巴西采取的反危机措施成效显著。一些国际媒体认为,巴西的复苏再一次证明,新兴市场国家在“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巴西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巴西应该继续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巴西还应该努力提升产业结构。此外,罗塞夫还应该在提高国内资本积累能力、改善基础设施、控制通货膨胀压力以及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下工夫。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巴西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有三个“吉尼斯纪录”:最高的税赋、最高的利率以及最低的公共投资率。罗塞夫如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使更多的巴西选民翘起大拇指。

三是如何继续推动社会发展。卢拉总统的政绩之一是缓解了巴西贫困问题的严重性。

卢拉在社会发展领域采取的措施更多,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零饥饿计划”和“家庭补贴计划”。

“零饥饿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政府为穷人提供免费的或廉价的食品。虽然由于受到政府财政困难的影响,这一计划尚未达到卢拉总统所说的“让每个巴西人一日三餐”的目标,但确实有大量穷人摆脱了饥饿。

“家庭补贴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在许多拉美国家流行的“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根据这一计划,人均月收入不足120雷亚尔(约合69美元)的家庭,每月可获得不超过95雷亚尔的现金补贴,条件是必须送子女上学,并定期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免疫服务。

罗塞夫之所以能上台,就是因为选民期望她能像卢拉那样关心低收入阶层,使“零饥饿计划”取得更大的成效,使收入分配得到改善。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

四是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作为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始终追求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大的声音。许多国际媒体认为,在卢拉当政时期,巴西的国际地位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虽然罗塞夫能在外交上接过卢拉的“接力棒”,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营造巴西的大国地位,将是罗塞夫不得不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此外,她既要正确处理与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和伊朗的关系,又要进一步提升与委内瑞拉、阿根廷和其他一些拉美国家的关系。对于很少走出国门的罗塞夫来说,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综合《北京周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望新闻周刊》,作者江时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拉美学会副会长)

上一篇:高官贪腐录 下一篇:缅甸:艰难的民主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