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分析

时间:2022-09-08 05:58:16

80例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隐裂牙髓炎治疗疗效。方法 对80例患者85颗隐裂致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及全冠保护,随访2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77颗,占90.5%,失败8颗,占9.4%,8颗中有2颗未及时全冠保护导致隐裂性折裂,4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范围扩大,2颗出现根分叉病变。结论隐裂性牙髓炎通过根管治疗并及时全冠保护,降低了牙折裂的可能。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隐裂;牙髓炎

牙隐裂是中老年患者发生的一种牙体慢性损害性疾病,磨牙多见。由于病变位置隐匿,临床表现不一,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处理不当造成患牙丧失,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保护患牙功能甚为重要。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本院对8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牙进行根管治疗,追踪观察2年后,经临床检查及X线片复查,达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来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来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8~72岁。中上颌第一磨牙22颗,上颌第二磨牙11颗,下颌第一磨牙21颗,下颌第二磨牙12颗,上颌双尖牙9颗,下颌双尖牙10颗。

1.2 治疗方法 局麻下开髓,拔髓,扩大根管至30#至40#扩空钻,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吸干根管,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充填前后拍X线片,力求适填。磷酸锌水门汀垫底,银汞合金填充,全冠修复患牙。

1.3 效果评定 成功:患者无肿胀、无疼痛、无窦道形成,咀嚼功能良好,无叩痛,X片显示与根管充填前X线片对比无明显病变。失败: 患者有自觉症状,出现窦道,咀嚼功能不良,有叩痛, X片显示原根分叉区和根尖周无病变而根管治疗后出现新的病变或根管治疗后比原病变扩大者。有上述任何一项均为失败。

2 结果

80例患者85颗隐裂性牙髓炎经根管治疗及冠修复后,追踪随访2年,成功77颗,占90.5%;失败8颗,占9.4%。8颗中有2颗未及时全冠保护导致隐裂性折裂,4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范围扩大,2颗出现根分叉病变。

3 讨论

隐裂牙发生于上颌磨牙最多,下颌磨牙次之;第一磨牙明显多于第二磨牙。致裂原因主要由于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发育窝、沟等),导致其本身抗裂程度低,且这些地方又是牙齿承受正常牙合力时应集中的部位,故易发生隐裂。其次是牙尖斜面过大时,其产生的水平分力也过大,导致隐裂发生。如长期病理性磨损导致高陡牙尖产生,使牙尖斜度增大,当咀嚼过硬食物或食物中异物的意外损伤时也常引起牙隐裂[1]。

牙隐裂早期因裂纹很细,不易发现,又常与窝沟或发育沟相重叠[2], 早期多无不适,同时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早期的牙隐裂,临床上易漏诊。 所以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通常为隐裂加深引起牙髓炎才来治疗,85颗患牙有18颗曾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就未及时就诊;16颗有冷热刺激疼痛就诊诊断为牙隐裂,予降低咬合或磨除隐裂线备洞充填等治疗。因此,牙隐裂一定要早期治疗;临床医生对牙隐裂不仅要诊断准确,治疗也不可过于保守,裂纹如果深达牙本质层时无需保留活髓,应根据具体情况行根管治疗并及时全冠修复。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报告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在90%以上,是目前保存患牙最好的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注意事项:①根管治疗术并非都是一次完成治疗,医生往往根据患者临床检查情况,分步分次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根管治疗要分2~4次就诊才能完成;②由于根管治疗术较繁杂,要求医生必须熟悉牙体结构的解剖知识及熟练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专用配套的根管治疗器械及设备和材料,因而,根管治疗术较费时且费用相对较高些;③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④牙齿治疗后脆性较大最好行嵌体或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参考文献

[1] 王嘉德.早期牙隐裂的综合治疗及疗效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6):348-349.

[2] 陈慧玲,唐小山,杨华伟; 隐裂牙不同根管治疗方法比较观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3(6); 58-59.

上一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下一篇:EGF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